![]() |
3.人脑交互
包括心灵控制(Mind Control)与脑内虚拟现实。
Mind Control主要是利用脑电波侦测技术,建立大脑-机器互动,机器检测出大脑的想法,预测下一步行动。常见于科幻电影或者游戏领域,比如影片《蚂蚁帝国》中的蚂蚁利用白色气体对人类进行控制, 游戏’StarCraft‘里面的神族暗黑执政官(Protoss Dark Archon)的心灵控制能力可以让他自由控制敌方单位。
脑内虚拟现实是不少科幻电影中存在的终极体验模式,即利用计算机产生多种人体器官感知功能,让人沉浸在虚拟世界中。这种情况下,主要的交互发生在人脑与各个器官感知功能之间,电子脉冲或者传感器将不同的知觉通过大脑传递给人体,从而形成各类奇妙的逼真体验。这种情况下人们不需要借助物理实体就能在脑内与之发生互动,所带来的亦幻亦真的临场体验也是用户体验追求的极致目标。这是一项发展刚起步、具有深远的潜在应用方向的新技术。电影《黑客帝国》中的Matrix是一个巨大的网络,在这里,系统分配给人类不同的角色,人类的身体被放在一个盛满营养液的器皿中,身上插满了各种插头以接受电脑的感官刺激信号。人类就依靠这些信号,生活在一个完全虚拟的电脑幻景中……
人脑交互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因其技术复杂度与伦理争议而饱受关注,因此我们也只能在科幻小说、电影、视频游戏、娱乐中看到他们的身影。正是其自身的双刃剑效果,这项技术在外交、战争、政治和宗教领域的前景无法估测,但在民用、生活、通信等领域的发展还是值得期待。
总结
人物交互
最基础直接的交互方式,容易学习。长时间使用易疲劳,误操作会带来一些风险,比如使用小刀会不小心割伤手,物体会有物理损耗从而缩短使用寿命。
人机交互
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进行间接交互,体力耗费少,计算机容易从错误操作中恢复,并且能够帮助进行重复性高的任务。间接的交互使真实感降低,同时交互模式有限,不少交互方式需要学习才能掌握。
人脑交互
以思维为中心进行交互,能做出不少现实中不可能的互动形式,同时没有误操作风险,是交互体验的终极阶段。目前发展才起步,关键技术未成型,使用的设备成本高,不少虚拟交互行为因道德伦理争议而受到约束。
三种交互方式无法互相替代,而是长期共存,不断交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