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人物交互
人物交互意味着人与产品本身进行互动的行为,交互的受范对象是产品本身,例如五金工具、玩具和器械等。这类交互较直观,多以直接物理接触产品本体为主,人与产品的互动也比较符合认知习惯,所以一般不会发生交互障碍。拿着锤子就会去敲、握着起子就去去拧,放大镜拿起来就可以透过镜片看到放大的物体,锁扣合上即能锁死,购物车轻推就能前行……这部分的交互设计属于硬件设计或者工业设计的范畴,在考虑外形是否符合人们使用习惯和操作舒适性的同时,对产品的工艺和隐喻映射也有一定的要求。
2.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是建立人与电子类产品之间的沟通联系手段,是人与电子类产品之间传递、交换信息的过程。由于电子类产品存在人机交互界面,所以基本交互就是通过其进行输入和输出的过程。这是一种间接的交互,媒介就是人机交互界面,人的意识和指令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输入,产品接收后由人机交互界面输出反馈。
我们把人机交互按输入输出距离的远近,展开为以下几种方式:
通过产品本体进行交互
因为交互对象的距离最近,交互效果最直接,学习成本相对较低,属于用户比较容易掌握的方式。特别对于电子产品来说,其所有内容的呈现和功用的发挥都依赖与I/O接口,一般以产品上的I/O接口作为交互的受范对象,产品身上的物理接口作为交互界面,引导人们发现操纵规律而实现互动。比如计算器、仪表、手机等电子产品上的开关、按键、触摸屏幕等。
开关的交互单一有效,目的性强,但是不够丰富,况且很多功能无法以简单的0和1来判断。要是叫你打开一个个开关来完成拨打家人电话这样一个功能,不是很繁琐吗?
按键能提供直接有效的命令启动方式,不易发生歧义,可是按键无法迅速的满足高精度的定位要求。试想通过按键来确定辽阔地图中的具体地标,您有勇气尝试吗?
触摸屏幕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用户交互的体验,不但表现内容会随着屏幕而改变,而且无论是手指还是触控笔,定位起来都比较方便,容易上手。因此现在不少便携设备都采用触摸作为首选交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