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标牌行业门户网站 服务热线:400-6787-360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数字标牌通下载]投稿|设为首页|收藏|RSS
数字标牌也称数字告示或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嵌入式主板
当前位置:数字标牌网 > 行业新闻 > 数字标牌行业动态 > 品牌与面板厂力拱 嵌入式触控面板后势可期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 广告机 | 户外广告机 | 液晶广告机 | 网络广告机 | 数字看板 | 互动广告机 | 触摸屏
品牌与面板厂力拱 嵌入式触控面板后势可期
编辑:谷子 [ 2014-8-11 15:14:07 ] 文章来源:数字标牌网
嵌入式主板

内容导航:

品牌与面板厂力拱 嵌入式触控面板后势可期

    自从触控面板成为行动装置最主要的人机介面后,几乎所有的面板厂也都跃跃欲试。面板厂主观地认为将触控感应器(Touch Sensor)整合进去面板之中,不仅可以减少堆迭(Stack)的厚度,而且还可以节省物料成本。因此,约自2008年之后,在各大面板厂的未来产品蓝图中,均可以看到嵌入式(Embedded Type)触控面板的规画。然而,嵌入式触控面板却一直没有成为主流;直到三星(Samsung)在2010年将进阶主动式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Super AMOLED或On-cell AMOLED)应用于Galaxy S、苹果(Apple)在2012年将自有专利的In-cell技术透过三家面板厂的代工製造后,嵌入式触控面板终于得到了市场的注目。但是除了三星和苹果这两家智慧型手机最大的品牌外,其他品牌并不算是热衷。不过,就在2013年时,嵌入式触控面板又为面板厂重新燃起了希望;当前的技术成熟度、市场接受度与供应链,为嵌入式触控面板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图1:各类In-cell和On-cell结构的比较

    嵌入式触控面板技术发展历程

    早期面板厂在发展嵌入式触控面板时,大约可归类为三种技术:光学式(Photo Sensing)、电容式(Charge Sensing)与电压式(Voltage Sensing),但是这三种技术其实多半没有真正量产过;而且有些在触控时还须要对面板施力、造成形变,以致不容易导入保护玻璃的设计,因此最终无法为市场所接受。逐渐地,面板厂对触控技术的认同在投射式电容上得到了共识,而投射式电容自2007年苹果iPhone导入后,已经取代了原有的电阻式,成为触控技术的主流。面板厂或许终于了解到,面板的显示与製造技术并不等同于触控技术,触控杂讯干扰的处理与判断手势的演算法并不是他们的专长。

    至今,几乎所有量产的嵌入式触控面板均是採用投射式电容技术。触控技术上有了共识,但是感应器(也就是电极)的置放位置却有相当的歧异。一般的液晶面板会有上下两块玻璃,上方玻璃是为了製造彩色滤光片(色阻),而下方的目的是为了薄膜电晶体线路;因此,感应电极的置放位置就是在这两片玻璃上。对于位置的定义和描述并没有一种共通标准,只是约定俗成地认为,电极若是位在下方玻璃视为In-cell,在上方玻璃则是On-cell;而若不在这两片玻璃上就是Out-cell,也就是所谓的「外挂式(Add-on Type)」。

    比较有争议的是On-cell在液晶面板的应用。通常感应电极会放在上方玻璃的顶面(也就是面对使用者眼睛的那一面),因为底面有滤光片的色阻,而电极就是在偏光膜的下方。不过,有些面板厂或是控制晶片商的做法是将电极线路置放于色阻间的黑色矩阵区(Black Matrix),电极材料可以是铟锡氧化物(ITO)、金属线或甚至是金属网格(Metal Mesh)。在这种堆迭下,由于电极线路面对液晶层,因此有些厂商称之为In-cell。无论如何,这仅是各自定义的问题,业界并无严格的认定标准。

    嵌入式触控面板发展至今,从早期的技术分岐走向整合,纵使堆迭结构与置放位置上还有In-cell或是On-cell的不同作法,但是当今的进展情况已经是从技术走向量产,并且进一步取得对外挂式的成本与效能上的竞争力。友达约在2009年曾经与达虹合作,由达虹负责彩色滤光片和感应电极镀膜后,再由友达组装以製成On-cell触控面板;当时所採用的触控技术就已经是投射式电容,而电极图桉就是一般所谓的单面ITO(SITO)。友达在一度放弃On-cell触控面板后,曾经投入外挂式的单玻璃触控(OGS)结构,直到2013年底又重起On-cell触控面板的研发,只是这次的电极图桉多了所谓的「单层多点(Single-layer, Caterpillar Pattern)」。

    除了三星一直持续开发On-cell AMOLED外,其他的面板厂也大约在2012年到2013年间,陆续再次投入以投射式电容技术为主的嵌入式触控面板生产。苹果的In-cell供应链包含乐金面板(LGD)、夏普(Sharp)和JDI(Japan Display Inc),而JDI本身又有Pixel Eyes(与Synaptics(新思国际)合作),出货给索尼(Sony)。台湾方面,2013年初上半年,群创的TOD(Touch on Display, on-cell LCD)出货过百万片后,华映、彩晶也在下半年时加入战局。这些面板厂的投入虽然不致于在短时间裡让嵌入式取代外挂式,但是让嵌入式在智慧型手机的应用上更具有能见度。

    Apple率先导入 In-cell触控面板出货比重攀升

    In-cell结构中最着名的自然就是苹果用在iPhone 5/5s上的技术。根据美国专利局所揭露的资料显示,依照Vcom与Vpixel位置的判定,该面板应该属于FFS或是IPS模式,而液晶面板Vcom的电极进一步被分成xVcom与yVcom以做为感应电极。苹果的In-cell技术显然与液晶面板的薄膜电晶体线路有关,因此一旦面板解析度增加、电晶体线路密度更加複杂时,或许会影响整体触控面板的製程难度。

    JDI的Pixel Eyes则是一种溷合式的In-cell(Hybrid In-cell),其X-Y电极分别位于IPS面板的上下两片玻璃上(彩色滤光片上方和Vcom区),VA面板则是上方玻璃的顶面和底面。由于两片面板玻璃均被利用到,因此这种溷合式的结构其实很难被归类在In-cell或是On-cell。这两种In-cell的做法跟早期面板厂提出的嵌入式技术有些不同,早期的做法是试图在面板的内部结构中额外植入感应器,但最近的做法则是利用面板既有的元件(像是Vcom),并设法同时兼做感应电极用途。

    In-cell嵌入式触控面板的未来发展跟苹果的意图有很大的关係。正如同当苹果将iPad的感应结构在2013年下半从GG DITO改为GF2后,GG DITO在平板电脑的出货比重就从2012年的37.2%一下子下滑,2013年时已经不到10%。同样地,2013年In-cell结构在手机触控面板的出货比重超过12%,几乎都是来自苹果的贡献。正因为这种过度依赖单一品牌的现象,我们最多是看好嵌入式触控面板的未来潜力,还很难将嵌入式触控面板视为当前的主流。
   三星力拱Super AMOLED On-cell触控面板获关注

    On-cell结构中最着名的就是三星的Super AMOLED,但其实就是电容式On-cell AMOLED。三星在一开始研发AMOLED时就选择RGB像素图桉镀膜(RGB Stripe)方式,因为光取出(Light Extraction)的效果会比白光OLED(其实RGB三色材料发光以溷出白光)加上彩色滤光片好。从面板的角度来看,RGB像素图桉镀膜的缺点是解析度,因为越高的解析度会使得有机材料镀膜面积更小,金属遮罩(Fine Metal Mask)的製作和镀膜良率都会有很大的困难;这就是为什麽至今三星仍然必须仰赖Pentile这种作法,在手机面板上以「模拟」出全高画质(FHD)或是WQXGA(2,560×1,600)的解析度,其实面板本身并未达到真实的RGB解析度。


页码: 1 2  下一页

嵌入式主板
编辑推荐
图片新闻
  • 改变产业格局:石墨烯材料有望重大突破
  • 巅峰之作 优派色界VG33系列惊艳登场
  • 8K是否有必要?人眼极限分辨率不超4K!
  • O2O模式下的机遇
  • 向日本品牌学贞操观
新闻搜索
嵌入式主板
推荐品牌
    热点关注
    嵌入式主板
    嵌入式主板
    嵌入式主板
    网媒聚焦
    嵌入式主板
    户外广告机 | 落地式广告机 | 高清广告机 | 分屏广告机 | 蓝牙广告机 | 网络广告机 | 数字标牌播放器 | 广告机方案 |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 触控一体机 | 高清机顶盒
    镜面广告机 | 多媒体广告机 | 触摸广告机 | 液晶广告机 | 车载广告机 | 互动式广告载体 | 楼宇广告机 | 流媒体实时发布系统 | 广告机外壳 | 户外大屏幕 | 广告机报价
    数字标牌软件 | 电子看板  | 商业显示  | 数字展示  | 嵌入式主板 | 触控一体机 | 数字标牌显示器 | 嵌入式流媒体服务器 | 立式广告机 | 3D广告机 |
    设为首页网站建设欢迎投稿数字标牌杂志资讯中心本站动态关于数字标牌网网站RSS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热点:数字标牌数字告示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广告机户外广告机液晶广告机网络广告机互动广告机触摸屏数字标牌网
    本站实名:数字标牌网 国际域名:www.DS-360.com 版权所有© 2009-2014 深圳中投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0755-33019199(十二线) 传真:0755-33010910 邮箱:ds-360@3v.cn
    打开微信扫一扫,成为数字标牌网微信好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