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2D内容转3D播放,3D观累了一键回2D
由于目前3D内容仍少,所以2D转3D成为必要功能。目前有两种技术实现,一种是前期人工干预制作,一种是实时处理。目前主要以前者为主,后者全球还没有一家公司能做得好。前期人工干预制作基本就是人工将画面景深赋值,将原画面加工产生另一视角画面,实时技术实际应该叫2D视频3D播放技术,是在2D视频解码后利用视频画面移动的特点,由于移动是画面不同景深物体移动量是不同的,播放时根据多帧缓存画面简单处理衍生另一视角画面。不过,这样的效果是无法和3D拍摄的画面、人工转制的3D画面的效果比较,具体体现在比如:物体本身的形状无法还原,景深逻辑一定几率是错误的等等,这样的3D效果会让大多人长时间产生眩晕等不适,所以我们将此技术对外称为“准3D”,内部称为“伪3D”。
此外,很多人担心长期观看3D视频会导致不适,其实,这大可不必担心,由于双眼在不断的景深变化时也在不断调整焦距,对保护视力、预防近视都是有益的,而且我们在不想看3D时可以一键切换至2D播放。由于我们3D/2D切换时,普通产品视频解码和刷新都能达到每秒20帧以上,所以我们切换时只需1/20秒以内,客户可以无缝切换,感受画面立体和平面显示变化。
我们3D/2D切换主要应用于真3D内容,所以技术处理很简单,将2个画面丢掉其中一个,显示一个单画面、关掉3D视障就成为普通2D了。普通产品视频解码和刷新都能达到每秒20帧以上,所以我们切换时只需1/20秒就不是什么技术难度了。

页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