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际上一般把LED显示屏光污染分成3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那么如何如何防治LED“光污染” 让LED更亲民?有关专家分析可以通过三大方面防治。
一、政府:逐步建立和完善监督体系
现如今在中国,相比对与公众联系较为密切,且政府一直重视的大气、河流等污染相比较,光污染现处于初级阶段,而由此产生的危害一时难以被人发觉,但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光污染将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重大隐患,所以政府、社团组织、企业、新闻媒体等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对于光污染的意识。
据了解,LED显示屏在户外广告市场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存在诸多监管漏洞,如光污染的标准设置,传播内容的监管等等。政府应该通过行政渠道组织调查和研究我国光污染的状况,将民众的权益要求聚集起来用以更好的做出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决策。各环保部门应该制定明确的光污染标准,以便于法院在民事审判活动中做出合理的判决。光污染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染,其不管是从广度还是深度上来说都是一项繁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环保、建筑、市政等各个部门,在此种情况下,建立相应的监督体系,使得各个部门协调发展,做到更好地防治光污染。
二、播放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LED大屏幕是公众媒介,有公益类、广告类、指示类等。我们在选择播放的内容时,必须是与公众要求达成一致,避免拒看心理。这也是防治显示屏光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
去年吵得沸沸扬扬的广州塔塔身广告招标事件,虽然最终以1.5亿的天价成交,但关于户外广告该不该“爬上”城市标志建筑的争论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塔身广告开播后,每晚的LED广告只有1小时,有33分钟保证为公益广告时间,包括天气信息等便民提醒。规定公益广告比例和确认广告播放时段,无疑是一种管理上的进步。可以说,加入公益广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反对者”们的抵触心理。由此可见,选择恰当的播放内容,避免拒看心理,也是让LED户外显示屏亲民的一种手段。
1、设置合理内容,如商业广告与公益相结合。其实,LED户外大屏并非只能用来投放商业广告,在国外,它就成为了“拯救世界”的数字超人。在美国,许多LED户外大屏运营商都与相关政府和公益机构达成合作,关注儿童绑架问题。当绑架事件发生后,屏幕在几分钟之内便能发出紧急通报,哪怕是停播商业广告。此外,LED户外大屏还用来寻找那些患有阿兹海默症等疾病而不幸走失的老年人。在波士顿,LED户外大屏更是担负起了协助维护公共治安的责任。
不止在国外,放眼国内,LED户外显示屏也大显身手。比如,上海高楼巨屏为马航失联航班祈福,江苏淮安户外LED显示屏现场直播法院审案,唐山消防丰润大队利用商家LED显示屏宣传消防知识等,这些案例说明,只要内容设置恰当,LED户外显示屏一样可以传递正能量,获得大家的认可。
2、控制播放时间。对于光污染,其中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控制播放的时段。去年广州出台了《广州市光辐射环境管理规定(草案)》,草案明确规定以LED户外电子显示屏形式设置的户外广告和招牌禁止于22:30至次日7:30开启,不按时关闭的,最高罚款5万元。该草案的出台,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LED显示屏的“光污染”问题。
3、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以及合理的规划显示屏面积。观看距离和观看角度与显示面积有一个经验规划,同时图象研究在显示屏观看距离和观看角度上有具体设计要求。在显示屏设计时应该尽可能的满足设计要求,合理规划。
为了避免光污染对环境的影响,LED显示屏厂家应该在客户选购阶段对广告点位周围的环境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客户选购合适的产品,让LED显示屏的价值实现最大化,避免一味追求高清高亮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浪费。
据了解,国内的一些大城市已经开始要求把大型LED显示屏安装在广场等开阔区域,如上海市的LED显示屏大都被安置在沿江区域。
三、LED显示屏制造企业:提升技术水平 改善“光污染”
一般来说,太阳光的亮度为2000CD,当亮度超过太阳光亮度的两倍,也就是4000CD时,人体肉眼就完全清晰可见。户外LED显示屏的亮度标准是5000CD,而户外显示屏亮度超过5000CD时就会被定义为光污染。所以要把握好亮度的设置。

可根据环境光度自动调节亮度的led大屏
1、采用可系统自动调节的亮度调节系统。我们知道白天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环境的亮度变化极大,如果LED显示屏的播放亮度大于环境亮度百分之六十,我们就会明显感觉眼睛不适,也就是说造成了对人的光污染。通过户外亮度采集系统,随时的对环境亮度采集,显示屏控制系统通过接收系统数据通过软件自动换算适合环境的播出亮度。
2、多级灰度矫正技术。普通的LED显示屏系统采用的8bit的色彩显示层次,这样在一些低灰度和色彩过度处颜色生硬,也会造成彩色光的不适应。新型LED大屏幕控制系统采用14bit的色彩显示层次,大大的改善了色彩在过度上的硬度,使人们在观看时感觉色彩柔和,避免人们对光的不舒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