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汽车业、航空业,至少在20年前就开始使用3D计算机辅助设计了。比如飞机制造,不用实体制造,在计算机完成3D模型后,便可知道产品的很多特性,发现设计中大量的问题。随着技术越来越成熟,成本越来越低,3D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已经扩展到其他业界以及规模不大的小型公司。
据美国调查公司JonPeddieRe-search的一份研究报告,到2008年为止,3D计算机辅助设计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34亿美元,约占计算机辅助设计市场的半壁江山。3D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用户占计算机辅助设计用户的37%。
建筑业在采用3D数字模型的发展商曾一度缓慢,这是因为建筑产品具有单一性,每建造一个产品都需要一整套数据,数据量十分庞大;另外,参与建造项目的人员大多是临时组建的,协同性比较困难。不过,如今,经过长达10余年的准备,在3D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这个行业也将迎来它的3D时代。
对于建筑产品这样一个复杂的三维实体来说,一直靠二维几何技术描述它无疑为建筑师及施工者带来相当大的局限性。3DBIM(3D建筑信息模型)将改变一切。
“如果说20年前‘甩图板’运动使我们的设计走上了信息化的道路,那么今天建筑信息模型带来的是另一场革命。”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吴奕良说。
日前,3D数字模型开始应用于大型建筑项目,如水坝、办公楼、航站楼等。据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徐文斌透露,3D效果图包括静态建模和3D动画漫游两种,现在所有的建筑设计项目至少都会做静态建模,而像水立方这样的大型项目,在设计推介时还会做漂亮的3D动画。作为建筑师,徐文斌对3D带来的便捷感同身受。“以前做楼盘沙盘,我们要把房子和树的模型一点点粘上去,3D制图省去了这些繁琐的步骤。”
徐文斌对3D技术的发展寄予了更高的期望。他想在以后软件和硬件条件更强大的时候,技术能发展到他一画出图,就能立刻出现三维立体结构。
在GPS行业,对3D实景导航仪的开发也提上了日程。开发者宣称未来开车将像打电子游戏一样身临其境。目前这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和商用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现在市面上的3D实景导航仪并非全部3D实景,而是将一些标志性建筑和比较复杂的立交桥路口用3D实景图片表现出来。“民众对二维的GPS导航仪还未完全接受,三维更需要等待。”一位从事GPS研发的工程师说。
3D技术运用在打印机领域有着更为神奇的效果。美国科学家近日发明了一种可打印出三维效果的打印机,并已将其成功推向市场。它可以打印出塑料制成的固体制品。其实,对于工程师、设计师和科学家来说,3D打印机并不陌生,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出现,不过每台大约10万美元的费用,只有大型公司才有可能承担如此昂贵的成本。如今一套三维打印机的价格已经降低到从750美元到2.7万美元的区间。平民化的价格让它有可能未来进入寻常百姓家。你不小心踩碎了Ipod的外壳吗?没关系,用手边的3D打印机打印一个全新的外壳换上,你的手机很快就焕然一新,就像从烤箱里取出烤好的点心一样简单。
那时,我们或许会忘记3D之前的时代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就像如今,我们或许已经忘记用笔写字、去邮局发信件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