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字标牌之——美中差异及整合之路
编辑:如秋 [ 2011-4-27 8:39:14 ] 文章来源:数字标牌网

在数字标牌的发展过程中, 内地供货商跟美国走了不一样的道路.
定位
作为科技大国,美国的研发商从改善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对于数字标牌的定位,他们认为是一种优化零售营销的工具.
因此,这几年来, Digital Signage Expo的主题皆是跟Retailing及Kiosk走在一起的. 对他们来说,研发的目的是在于改善零售营销的精准性及减省成本. 最重要的是, 如何通过这一种工具获取用户消费惯性的数据.
说回中国的情况, 数字标牌的兴起, 也是挺有中国制造特色的,整个行业的发展原于一家公司的兴起, 那就是分众传媒.
分众的发展史, 相信大家已可以在坊间的文章中找到, 我这里就不详说了.
在其拉动下, 我们中国研发者对数字标牌的定位就比较直接明暸 – 广告机, 目标客户就是当时那些风风火火的类分众媒体公司, 研发导向是以如何改善多媒体广告播放为重点.
技术
由于网络环境及客观发展的差异, 在技术支持上, 美式广告机选取了以web-base为主导, 硬件为辅助的基本模式. 对他们来说, 数字标牌不是指某单一设备, 而是为促进零售营销的一种应用方案.
相反,由于类分众客户主导了内地研发的方向, 以芯片播放的嵌入式软件加产品外观设计成为了中国研发的基本模式, 为媒体公司服务是第一优先.
未来发展
事实上, 两者的差异也有其特定背景,谁优谁劣很难说. 要知道,因为中国式的发展, 数字标牌在媒体应用及盈利模式上,有了很多不错的尝试, 这方面的突破实在是远超美国的.
但是,在分众垄断及资金对类分众公司投资热情冷却后, 中国厂商目前的确面对着很大风险. 如不作出根本性的改变, 将会重复当初液晶电视生产厂商的泡沫恶果.
在热情过后, 是时候应该回归原点, 以用户体验为主导, 订出一套数字标牌的行业标准了.
整合
我们要先明白, 其实数字标牌是一个涵盖硬件, 软件和内容三方面的整体, 缺一不可.
当中会出现不同的参与者, 有软件开发商, 硬件开发商, 显示播放器厂商, 整合开发商以及渠道系统建置商等.
所谓的行业标准, 关键在于把以上的内容进行集成和整合, 并更好地发挥在产品、网络、系统和数据四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说起来不是很复杂, 但怎样取出中美差异的平衡点,找到买单者呢?
有意与本网合作者请与《数字标牌网》联系。未经《数字标牌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