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视听新媒体业务丰富多元
编辑:如秋 [ 2011-2-25 9:37:03 ] 文章来源:数字标牌网
内容导航:
中国视听新媒体业务丰富多元
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视听新媒体不断发展,服务模式日益融合多元,呈现出全业务、全媒体的媒介形态。目前中国视听新媒体业务主要分为以下六类:
网络广播影视。指采用IP协议、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以个人电脑为终端的音视频传播业务,主要包括狭义的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网络电影,以及音视频分享网站(播客)、音视频搜索、P2P视频服务等。目前,中国的网络广播还未形成比较成熟的盈利模式,而网络视频则在近几年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10年中国网络视频广告收入在20亿元左右,而网络视频的用户人数则达到2.84亿,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国家视频用户群体。
IP电视。指通过可管可控、安全传送并具有QoS保证的有线IP网络,提供基于电视终端的多媒体业务。IP电视除了拥有传统电视的直播服务功能外,还有视频点播、视频时移、双向互动、分众传播等多种功能。可以说IP电视扩展了“看电视”的概念,使用户真正实现了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升级。随着2010年国家三网融合政策的相继出台,IP电视将进入从稳步推进到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手机电视。指利用移动通信网传送、通过手机观看流媒体视频业务的电视服务。广义的手机电视还包括基于广播网、通过手机观看的手持视频业务。随着手机电视质量的改善,特别是3G的规模应用,手机电视用户规模近年来增长较快。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2.77亿,其中使用手机视频的手机网民占总网民的比例为20.4%(5650万户)。

中国视听新媒体各类业务收入增长变化情况
互联网电视。指采用IP协议、通过互联网传播视听业务、并具有可管可控特征的一种媒体形态。随着互联网在线视听服务及P2P技术的蓬勃发展,包括TCL、海信、康佳、长虹、创维等在内的一线电视机生产企业相继推出互联网电视产品。2009年国内互联网电视机销售总量达99.1万台,销售额达到71.1亿元,销售数量与销售额分别占整体平板电视市场的4%和6%。2010年第一季度,互联网电视机的销售数量与销售额占整体平板电视市场的比例分别提高到9.5%和15.6%。
公共视听载体。指包括车载/机载移动电视、楼宇电视、户外大屏等媒体形态在内的,采用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硬盘播放技术、无线互联网下载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在室内外公共场所面向大众开展电视服务的载体。经过十年来的发展,中国公共视听载体终端市场已经达到一定规模。易观国际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第3季度,中国公共视听载体显示终端总量达到58.5万块,其中公交地铁终端占有近50%的市场份额,高居各类终端首位。
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指利用无线数字广播电视技术向手机、MP4、笔记本电脑等7吋以下小屏幕终端随时随地提供广播电视节目和信息服务的广播电视服务。中国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MMB标准,并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运营体制,已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发展模式。几年来,CMMB覆盖网络建设迅速,预计到2012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室外覆盖率将达到95%以上,百强县室外覆盖率将达95%以上。
页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有意与本网合作者请与《数字标牌网》联系。未经《数字标牌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