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定位为新零售社区型生鲜超市的大润发mini店引起了行业的关注。它是基于大润发的供应链和人才团队来运营的,是大润发探索社区小型业态的一个尝试,这个业态离社区用户更近,购物便利性更好。
开mini店的不止大润发。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客隆旗下京捷生鲜便利店已达40家、“爱家”小区生鲜便利店已达13家。而永辉和沃尔玛,从2018年就开始做的永辉mini,数量已经超过500家。沃尔玛也早就提出过“紧凑型大卖场”的概念,并在2018年4月开出社区店业态首店,今年将向全国复制。
社区mini店数字化趋势明显
在成熟发达的电商冲击及各种专业店、社区店的分流下,大型商超曾引以为傲的“海量SKU”、“价格便宜”等优势已不复存在,而购物时间成本高、目标商品难寻、购买风险(如疫情爆发期间)等弊端颇遭诟病,这与年轻消费者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形成巨大反差。通过线上下单、极配到家,强化生鲜、引入餐饮,布局电子价签、刷脸支付、扫码购等数字化手段,显然是改善大商超生存困境、打破发展瓶颈、应对疫情的有效途径。
而这些问题与挑战的改善、革新,亟需数字化的助力。这点从不少零售企业的数字化改造中得到考证。基本上,当前发展势头迅猛的商超百货,都是在数字化、全渠道转型中取得相当程度的突破,比如永辉超市、物美集团、家家悦、步步高等。在消费年轻化、体验化、便捷化变革面前,大卖场的“一站式购足”正在被高频、少量、极配的新零售方式取代,超市零售需求变得更灵活便捷、无时不在,而数字化、全渠道无疑是适应消费变革趋势、转型突围的不二之选。
强大技术架构下的高频社区业务支持
大润发mini是依托阿里的大数据与数字化技术,理论上,这对大润发mini的业务精准性提升,是有帮助的。目前,根据大润发mini方面提供的信息,大润发mini首店也同步上线社区团购业务,采取预售+自提模型,消费者登录飞牛拼团小程序即可下单,由大润发配货到大润发mini门店,消费者次日到店提货。
通过线上预售方式,能更好做生鲜业务,能降低生鲜损耗。小店做生鲜业务的压力是比较大的,通过线上线下融合,能一定程度缓解压力。并扩大受物理空间制约的门店的商品池,沉淀数据。而基于高频生鲜业务来做团购与社群,能帮助飞牛拼团聚集流量。自提则有助于产生二次进店消费。
社区mini店数字化数字化店铺流量入口
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零售餐饮行业的三个方面变化值得关注:
线上能力补充下的社区能力:(场景化、线下服务能力的充分调动)
线下交互与生活方式:(场景化、多元化)
需求的功能性即时满足:(人性化、商品无差异)
通过移动互联网,将社区流量充分整合,通过数字化运营将线上线下整合,打造营销、购买、消费、支付闭环。而多模式如(线上购买、线下自提;线上购买、线下配送;线上预约、线下抢购;线上活动、在线下单;线下活动、线上预约)充分的结合后将社区能力将充分具备可塑性。满足以下五个需求:
生理需求:快速得到、满足需求。
安全感:无接触配送,食品安全认证、长期博弈。
归属感:社区俱乐部、社交。
尊重与爱:社区和睦,社交。
自我提升:社区学习进步。
在此我们也可以预测:线下社区商业场景打造将不仅仅停留于单个小店,而是始于小店。社区mini几乎适配以上全部要求。这就要求一下三个能力:
1、供应链能力。
2、基于数据分析下的多渠道场景能力。
3、到家能力。
通过以上三个能力组合打造数字化社区精细化服务。
基于数字化能力的业态场景战略
永辉发展小店业态,通过业态差异补充空白市场。mini店既可以为永辉在地域和场景上进行填空式布局,同时还能够在供应链和经营上形成协同和联动。同时对大店的业态补充,永辉mini业态和创业型的社区生鲜店的定位和服务用户初衷都趋于雷同,比拼的是供应链实力和精细化运营能力。”
而盒马mini的任务,也是布局所谓的下沉市场,和基于社区生活日常需求和即配场景。沃尔玛惠选超市则定位于服务社区,致力于成为数字化的新一代本土化门店,为门店附近社区居民提供贴心便捷的全渠道购物体验。
到店到家数字化
盒马的目标本就是要深耕社区到家服务。一直以来,盒马每个线下门店都会配有微信自建群。消费者在群内拼单,由盒马工作人员在当晚11点前汇总,次日配送。配送半径在1.5至3公里以内的社区。通过mini精准瞄准对象和需求。
“如何让mini业态和到家业务有机结合是重点。”而这个的核心在于到家业务。
永辉mini主要解决顾客时间成本及满足不同顾客的消费需求对于目前到家即时达等业务,,而永辉的mini店离用户最近只有500米,就可以发展社区团购的自提模式,不光作为顾客进店消费的一个场所,也是顾客在线上消费后的一个交付场所。”由此来看,社区mini店是融合线上线下业务的一个很好的节点。
布局社区mini店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01 研究区域消费习惯,准确定位零售战略组合,为消费者精选商品
社区mini店立足社区,不仅是距离上方便周边居民购物,更是经营上贴近居民生活,了解居民日常生活消费习惯,提供满足属地居民一日三餐解决方案,用品类管理思想准确定位社区mini业态。
防止经营品类面面俱到,抛弃大而全大超思维,研究开发厨房食材商品,做深特色生鲜食材品类,与周边传统超市、农贸市场差异化经营,在运营中不断修正,才能建立起有吸引力的新品牌形象。
02 生鲜商品、供应链数字化配送模式
社区mini生鲜品类60%以上,连锁企业一般采用总部集采方式,通过生鲜加工中心分拣、包装,标准化方式配送门店,尽量强化后台加工处理,以减轻门店压力,确保品质,减低损耗。
大润发mini在蔬菜种植地通州西亭镇建立了生鲜加工中心,方便周边种植菜农直送,同时也缩短了当地蔬菜的采购周转时间,确保叶菜品质鲜度。
在售卖形式上,小润发mini根据周边顾客购买习惯与老年客群特点、对果蔬、肉品采用包装、散称相结合,传统散卖营造现场“烟火气”氛围,标准化生鲜包装引导培育购物者习惯。开业两周观察来看,该店生鲜取消散卖商品,100%标准化包装方式陈列售卖,顾客难以接受。
生鲜商品包装标准化一直是社区生鲜超市运营过程中的痛点,购物者习惯、生鲜商品特性、物流周转的品控措施、现场运营能力、成本损耗等各种因素,就简单的采取集采后的分拣包装,难以推动生鲜商品标准化发展。
03 数字化配送体系适配mini店精细化的管理要求
小润发mini店包装商品供应配送延续了盒小马模式,由就近大店承担着“仓”的功能,既能满足mini店商品覆盖,节约物流配送成本,还能满足拆零配送的需要,试水阶段可支持社区mini快速拓展。
当社区店铺数量发展的一定程度时,由于mini店单店空间小、人员少、收货环境多样性,对大店、mini店、采购、厂商、物流配送间的协同能力将是巨大考验。业态间业务流程、组织效能等,将直接影响mini店的日常运营与社区业态的快速发展。
总结
社区mini作为连接线上线下的重要节点,首先通过密集布局获客的流量整合将大有可为,而数字化运营在其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也将是控制财务成本、盈利的重要手段。不仅如此,流量的整合与效益仅仅是开始,未来基于mini节点,通过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将会延伸更多场景与社交可能。包括供应链与商品模式跑通下的价格战略、营销积分战略、服务和消费体验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课题。
![]() |
户外广告机 |
落地式广告机 |
高清广告机 |
分屏广告机 |
蓝牙广告机 |
网络广告机 |
数字标牌播放器 |
广告机方案 |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
触控一体机 |
高清机顶盒 镜面广告机 | 多媒体广告机 | 触摸广告机 | 液晶广告机 | 车载广告机 | 互动式广告载体 | 楼宇广告机 | 流媒体实时发布系统 | 广告机外壳 | 户外大屏幕 | 广告机报价 数字标牌软件 | 电子看板 | 商业显示 | 嵌入式主板 | 触控一体机 | 数字标牌显示器 | 嵌入式流媒体服务器 | 立式广告机 | 3D广告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