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栏
二分一通栏
继屏下指纹之后,AMOLED在暗黑模式的帮助下将再下一城,持续扩大对LCD 的优势

 

谷歌和苹果分别在其最新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 Q Beta以及iOS 13 中,增加了暗黑模式的设置选项。虽然之前已经有部分的应用软件可以设置暗底亮字的UI,但在操作系统中设置暗黑模式,可以让用户更加完整地体验这种黑底白字的显示模式。

众所周知,LCD是利用液晶的开关及旋光特性以及偏光板的滤光特性,控制背光源的光线的全部与部分通过来进行显示,而AMOLED则是自发光,这就决定了LCDAMOLED在功耗和显示效果上的区别:

1. LCD 的功耗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TFT驱动液晶分子旋转产生的功耗,更大的一部分则是背光源的功耗。根据亮度,TFT技术以及背光设计不同,二者的功耗比例在1:93:7之间,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LCD功耗是发生在背光源上的。因此,暗黑模式实际上对LCD来说,仅能影响TFT部分的功耗变化,背光源部分无影响。但AMOLED则不同,作为底色的黑色画面是不需要点亮的,因此AMOLED的暗黑模式将会带来AMOLED显示屏功耗的显著下降。这对即将到来的5G手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5G的基带本身具有较大的功耗,会使电池的待机时间明显下降,但更加省电的屏幕将会有效弥补这一缺陷。

2. LCD的黑色不是全黑,手机屏幕使用的LTPS LCD的对比度往往在1500:1左右,但AMOLED的对比度则是无穷大。并且全黑的显示画面容易暴露LCD的显示效果缺陷,例如Mura等问题。因此在暗黑模式下,从显示效果上来讲,AMOLED的优势将会得到极大发挥,消费者如果一旦接受并习惯暗黑模式,则会倾向于选择带有AMOLED屏幕的手机。尽管AMOLED在过去的两年内因为居高的成本以及不够弹性的生产特点,无法如预期般取代LCD占领市场,反而在变化多端的模组形态中,一直被LTPS LCD反制,无论AMOLED厂商如何努力,AMOLED在产品形态的升级上落后于LCD。但此次系统商做出的一点改变,效力将会远大于硬件厂商的诸多努力。

同时,暗黑模式下,刘海、打孔这些屏幕形态的差异将会不那么明显,因为大部分时间刘海都是不显现的状态。而原本AMOLED在做这些形态变化时,需要对前段产线改造,适应起快速的市场变化来略显吃力,因此暗黑模式的推出,可能会缓解AMOLED厂商改造产线的压力。

2019年开始,屏下指纹被中国大陆的手机品牌大力推广,并为消费者所认可,终结了在挖槽、打孔、窄边框上占有优势的LTPS LCD大好形势。目前LCD的屏下指纹仍然没有量产时程,在中国的AMOLED产能不断加码释放的环境下,品牌厂商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AMOLED作为下一代中阶乃至低阶手机的屏幕技术,使得LTPS LCD的前景堪忧。

因此安卓和苹果在此时推出暗黑模式,虽然目前只是可选模式,但一旦消费者更习惯于视觉冲击更加强烈的黑底白字,那将会加速LCDAMOLED的升级。

但从供应端来看,情况略显尴尬,无论是屏下指纹还是暗黑模式,采用刚性AMOLED和柔性AMOLED没有差异。但面板厂商起初认为刚性AMOLEDLTPS LCD相比没有明显优势(因为屏下指纹,暗黑模式都是意料之外的产物),反而成本高昂,已经悉数放弃刚性AMOLED,将巨资砸向柔性AMOLED,使得刚性AMOLED几乎处于三星独供状态。而柔性AMOLED即使是良率迅速提升,原材料成本快速下降,但由于高昂的折旧成本和开发费用,短期内想要下探到占比较高的中阶市场,抓住AMOLED需求增长的机会,面板厂商唯有以价换量,用柔性产线来生产不折不弯的2.5D产品来抢占LTPS LCD的市场份额,二者之间巨大的成本差异将会是AMOLED厂商所面临最棘手的问题。

2020AMOLED产能将会成为终端品牌的争夺战场,尤其是模组产能,因此2020年对于AMOLED来讲,模组产线持续投入的优先级要远高于面板产线。

而对于LTPS LCD,如果屏下指纹还是迟迟不能给出量产计划,当应用于中阶手机的轻薄柔性AMOLED及其暗黑模式为用户所习惯,即使是屏下指纹能够得以应用在LCD上,恐怕也于事无补了。

发布0
相关资讯

版本权所有©2004-2019 数字标牌网™®
 咨询:孙小姐 18928465550(微信同号)  韦先生 18928465561(微信同号)

触屏版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