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栏
二分一通栏
中触电子:稳中求进,全尺寸整合行业应用
2018-11-29

——专访中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维康

    20181122日,深圳国际全触与显示展在深圳会展中心召开。聚集了国内外近1,000个知名品牌更有机会与超过36,000名来自36个国家地区的触摸屏显示器、家电、平板电脑、手机方案设计和消费电子制造业买家前来参展。中触电子,国内一流的触摸屏企业,也携带其全贴合等系列产品前来参展,以其“产品最全,尺寸最大,效果最优”的特色吸引了来往的参展者,DS-360数字标牌网有幸采访到中触电子总经理董维康,为我们解读中触。

    触屏行业“老江湖”,引领行业发展

    1999年成立,走过19个年头,中触可谓是触屏行业的“老江湖”,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运营正如酿造着一坛美酒,在一切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越老味越醇。19年的中触如今对于触屏行业的发展以及常规技术的掌握也已经炉火纯青。

    总部位于深圳,在福建、云南拥有两个生产基地,生产规模已达六万平方米,主要触摸屏产品从5寸至100寸有着全面覆盖,涉及产品体系包含触摸屏、全贴合、智能显示等多样化产品,应用以车载、教育、金融、新零售为主,进行全行业覆盖,这是中触如今的整体实力。

    而在本次展会上,中触主要展示了其行业首创的电磁、电容、全贴合的三合一产品。融合电磁的“为书写而生”,电容的“极致触控”以及全贴合的美观,再次引领行业的新潮流

    而据悉,在此类产品上,中触已经花费了两年时间来进行研发,实现了产品的稳定性保障,展会第一日就引起来大众的兴趣。

    除此之外,据悉中触在双屏显示、双屏合一等方面同样有着产品推出。

    以中尺寸为核心,以大尺寸为方向

   “中触如今的主力产品还是聚焦于中尺寸,当中尺寸成为大众潮流,中触会选择将重心向大尺寸偏移,我们要做别人不敢做的以及别人不能做的事。”

据悉,目前市场主流产品应用形态均在“中尺寸”,即15.6-55寸,据了解,在65寸以下的产品而言,40%-50%的厂家均能在技术上实现。而在65寸以上,对企业则有着系列的挑战。

    一、从场地而言,中触在大尺寸上有着三万平方米的场地投入,引进大批先进超大尺寸设备。对于一般中小企业来说,想实现大尺寸触屏的研发生产,并无足够的生产场地以及超大设备。

    二、技术选材难。于触屏市场而言,ITO玻璃、ITO膜、纳米银、金属网格、铜网等结构的触控技术多样化,导致新入企业难以选择其一进行专注投入;

    三、成本投入大。不同于小尺寸,大尺寸产品的成本投入多则上亿,对于小企业来说,只能远观,而难以进入。

    2013年涉入大尺寸,中触同样遇到了各类问题,所幸后期靠着扎实的基础实力与强有力的技术团队实现了技术突破与攻关。如今,中触已配备了生产110英寸电容触摸屏的生产设备。大尺寸甚至于超86寸的超大尺寸也成为了中触的核心竞争优势。

    把握行业脉搏,竞争新机遇

    旧市场接近饱和,新市场面向何方?中触对数字标牌领域的发展较为看好。2018年,数字标牌呈现爆发式增长,电容显示在数字标牌的应用受到关注,新零售的契机使数字标牌领域的触控成为潮流。

   “业界有言,数字标牌市场2018年有着800K的容量,中触掌握着其中的50K。除此之外,在智能电子秤领域,是一个全新爆发点,明年,我们的出货一定会成倍增加。”

    然而,触控显示作为精细化的技术领域并非能一蹴而就。以数字标牌而言,其对于美观性、功能性、触控性能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尽管三合一产品对于数字标牌行业的契合度较为完美,然而,这样一个技术同样充满挑战。如发热问题、如电磁、电容一体将面临的干扰问题。而中触正是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完善自我,在创新创意中引领发展。

    董总谈到,在下一步的产品上,中触将继续在面向新零售、会议、教育的系列产品进行研发生产。

    仅仅依靠技术自信,还难以形成品牌,没有走向世界的企业,难以算得上是“一流企业”。中触七年外贸,奠定了其在国外的实力和客户认可,同时拥有着诸多优秀的代理商。而据董总谈到,在下一步发展当中,还将继续加大国际化步伐的扩张。

    以国际化为方向,以世界名牌为目标,整合资源,与在纳米银、液晶玻璃等方面有着优秀成果的友商合作,实现产品价格的合理化以及产品质量稳定性,引领时代新潮流。中触电子一直在不断追求着自我的超越,实现从企业本身至于引领着产业升级,最终从而实现产业强国,科技强国的中国梦。

发布0
相关资讯

版本权所有©2004-2019 数字标牌网™®
 咨询:孙小姐 18928465550(微信同号)  韦先生 18928465561(微信同号)

触屏版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