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6-9日,在深圳举行的光博会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齐聚深圳,传道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战经验。
智慧城市中国得地利优势,参加了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物联网和大数据应用等系列论坛,下面与智慧城市行业的朋友们分享若干观点:
1、智慧社区
年初,智慧城市中国推出智慧社区宝典,其中,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要在智慧城市框架之下,从智慧城市、智慧商圈、智慧社区(含花园、小区、城市综合体等)、智慧家庭等四个层次加以考虑进行智慧社区的顶层设计。
在本次光博会,专家详述了智慧社区建设的经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喜马拉雅APP,搜索“智慧城市中国”,聆听相关内容。
很有趣的问题是:家居物联网化,智慧社区是不是水到渠成自然实现呢?值得期待的;换言之,如果反其道而言之,先统一建设新楼盘的智慧家庭,再建设智慧社区和商圈,是不是对于当下要整的特色小镇建设有启发呢?
2、智慧城市
总体而言,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跨越了概念科普阶段,步入实施阶段,比较值得关注的是:3D BIM应用和全景可视化。
(1)3D BIM
近年来,3D BIM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是受益于国家关于综合地下管廊建设的政策引导,在光博会上与专家交流获悉,某省级规划院已经开始构建3D BIM平台,并向下级规划设计院开放,用于城市规划设计,但是,尚未向更多的业外人士开放。
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先进的3D BIM工具对于中小集成商是封锁的。大规模应用看起来尚需时日!
(2)全景可视化
在本次光博会上,韩国专家也来做了演讲,提出了智慧城市无处不在的可视化理念,值得关注。
从屏的发展来看,最初是会议室的屏,后来,家庭大屏,街区大屏,商场信息推送屏(数字标牌),手机屏,可穿戴屏,如何实现多屏信息互动是一大挑战。智慧城市中国曾提出多屏互动的体系建设。
这一块对显示产业影响很大。
(3)3D BIM+GIS和可视化的关系
不久前,智慧城市中国提出了3D BIM+GIS+VRAR建设是实现智慧城市可视化精准管理和服务的论断。光博会也举办了"VR+智慧城市"专题论坛。
从逻辑上说,3D BIM是实现可视化的基础工程;3D GIS是实现精准管和服务的国家工程。如光博会上专家所说,如果没有精度,根本不可能有智慧。
未来,中国可能在北斗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树立中国标准,赢得一席之地!
可视化在过去主要通过大屏实现,未来通过VRAR有可能做到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可视化服务。
在今年的光博会上,智慧城市中国看到个别厂家推出了AR眼睛,但是,整体体验尚感觉不如想象,要取得突破尚需整个产业链通力合作。
(4)标准缺失
在今年的光博会上,有专家明确主张:智慧城市不可能有标准!此言听起来有点偏颇,但是,确实反映了业内存在的不同声音。
如同城市被分为一线、二线、三线一样,智慧城市建设也不能脱离当地的实际经济条件,有什么样的资金实力,就干什么样的事情,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不能采用统一的标准,不能采取统一的方案,不能采取统一的模板,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然而,智慧城市建设也不能无规可循。三年前,八部委发布的智慧城市指导意见就是一个纲领性文件,吃透这个指导文件,依照国家、地方和城市标准的要求,从多规融合出发进行顶层规划设计,逐步推出系统设计方案,再拿出来工程实施方案,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按照专家的说法,这个过程要几年时间。智慧城市中国认为,构建知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欢迎加微信号:shiyong008 咨询升级版智慧城市系列宝典。
问题是:现在好些玩家喜欢吃速食!这也是心中缺乏标杆,标准意识缺失,根本不了解国家有一个八部委的智慧城市指导意见,或许,这就是智慧城市项目难落地的原因吧?
从国际智慧城市实践来看,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建设一直在进行。
3、物联网和大数据应用
大数据的一个来源是物联网,如基于物联网智能水表的智慧水务。这段时间通过论坛、研讨会、峰会,的确感受到了物联网时代实实在在正走入千家万户的生活。
举一个例子,专家指出,中国一年耗6000亿吨自来水,其中,泄漏的水有惊人的20%-30%之巨,节水就是巨大的效益!智慧城市物联网就是为了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
再如在城市里,一秒钟的停电就可能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物联网手段监测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会产生大量的数据,经由可视化呈现,能给城市管理人员提供安全预警信息。
精准及时地发出安全预警信息就是物联网大数据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次光博会也看到了不少此类安全预警产品和解决方案。
4、谁是赢家?
目前,智慧城市虽然在一些城市风生水起,号称多么智慧、多么吸引眼球,可是,距离智慧城市,专家在会上说,“一个都没有!”
什么原因呢?跨行业信息孤岛的存在是致命伤!专业化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关于信息孤岛就不说了,而专业化的问题至今却极少有人正视其存在,好像整一个智慧城市平台,把物联网大数据一用,就如吃了灵丹妙药,城市立马智慧,其实,现实根本不可能!
举一个例子来说,某市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警方通过调阅事发时断附近的天网视频,锁定了嫌疑车辆,但是,真正锁定犯罪嫌疑人却是一年后其在异地再次作案时。
这背后说明一个问题:智慧安防建设了大量的监控点,但是,要做到事前预警、事中处置和追踪,依然需要付出巨大了努力,要发现蛛丝马迹仍然离不开经验丰富的视频警察。
根据实践情况可见,信息化也好,智慧城市各类平台也好,物联网大数据也好,人工智能也好,目前尚难以完全解决视频的语义提取问题,离开了人更无法通过毫无关联的视频片段去发现犯罪分子的蛛丝马迹。哪有智慧可言?
再如,在车联网无人驾驶领域的各类机器视觉应用,也是高度依赖于物联网大数据应用,使得无人驾驶车能够依赖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智慧决策平台自动做出各种判断和执行动作,但是,目前也只能停留在ADAS的水平,离开了人的干预还是会出错。
如此说来,智慧城市中国是不是也否认智慧城市呢?非也!
智慧城市中国认为,经过这些年的摸索和实践,智慧城市建设确实在扎扎实实地推进,关键看我们采用什么样的评价体系来衡量智慧度?
未来赢家很可能出现在:
(1)腾讯和阿里的城市服务
目前,腾讯和阿里依托其强大的云平台,已经开始为市民提供城市服务,“连接+沟通+支付+服务”将牢牢地抓住每一个用户,他们最有可能胜出!成为最终整合一切资源的赢家!
(2)运营商和通信设备提供商
未来,5G和万物互联时代来临,提供流量服务以及业务支撑能力的运营商,加上提供通信基础设施的提供商,将进入XaaS(一切即服务)的时代,不同行业的顶尖集成商只有与其合作,才能赢得未来“集成+工程”这两大块业务机会。
(3)终端设备提供商
终端设备提供商要么走快销之路,要么与顶尖的集成商合作。传统的终端设备物联网化可能构成爆点,但是,随着物联网技术门槛的降低,新进入市场的玩家不断增多,物联网应用很快可能就变成每一个行业都是红海!
(4)PPP联盟管用吗?
当下,PPP无疑是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了。20%的政府引导资金推动80%的民间投资。据称,资本市场已经准备接纳PPP项目进入以为投资者提供退出之道。问题是:最后拿到手上的人又如何退出呢?
最终,可能又要体现在土地增值开发上面。这个就不展开说了。
智慧城市建设出现资金短缺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企业想干!而政府不太明白总包商究竟是否能如其所说地完成?整个PPP模式让民间资本启动。
看起来,我们对智慧城市有了初步的评价体系,但是,缺乏一个对智慧城市总包商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体系。
政府不得已,接待N多的企业,一边学习,一边走着看着,最终,让一大群产业链上的企业联手,才落定先整一个什么样的平台公司来负责整体管理、建设和运营。
对于立竿见影的行业,如交通运输、高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通常不是放在智慧城市建设这个盘子里面来做的。长期以来,也是由专业的分行业的研究院——事业单位——负责规划和设计。
这里面有一个体制问题。什么时候能出现中国第一个智慧城市局或部?尚需观察。如新加坡建立“智慧国”那样。
结束语
在这个会议季,智慧城市是一个重要主题。从主讲专家提供的内容可见,智慧城市建设有了长足进展,但是,问题也仍然很多。
一方面,国家鼓励智慧城市建设;另一方面,国家也推动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健康中国、绿色金融等建设,新鲜政策层出不穷,说句实在话,就是紧跟政策变化也须很强的综合能力,得跟上政策更新的节奏。
简而言之,智慧城市建设下一步一定会走专业化运营之路,只有充分整合各类专业领域的系统集成商的资源,才有可能逐步推动行业的发展。
如上所述,专业系统集成商也在积极寻求与腾讯及阿里的合作,自然的逻辑是:看好腾讯和阿里的整合能力!
原因在于:两大公司拥有基于各自强大的云平台的综合服务能力!
期待智慧城市服务通过微信和支付宝最终一统天下!结束目前这种谁都想当智慧城市运营商的局面!
![]() |
户外广告机 |
落地式广告机 |
高清广告机 |
分屏广告机 |
蓝牙广告机 |
网络广告机 |
数字标牌播放器 |
广告机方案 |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
触控一体机 |
高清机顶盒 镜面广告机 | 多媒体广告机 | 触摸广告机 | 液晶广告机 | 车载广告机 | 互动式广告载体 | 楼宇广告机 | 流媒体实时发布系统 | 广告机外壳 | 户外大屏幕 | 广告机报价 数字标牌软件 | 电子看板 | 商业显示 | 嵌入式主板 | 触控一体机 | 数字标牌显示器 | 嵌入式流媒体服务器 | 立式广告机 | 3D广告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