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芯片公司 |
芯片作为数字标牌王冠上的明珠,可以说是真正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同时芯片厂也在利用自己庞大的融资渠道,借助产品的通路,为行业内千千万万家中下游企业提供了技术,标准方面多重支持。芯片巨头英特尔、AMD在数字标牌领域领域大打出手,倚天剑对屠龙刀,各出绝招,都希望能够进一步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进而最大程度的削弱对手;而一个残酷的现实又不得不承认的,在一轮轮的角逐中,市场份额虽几易其主,但是却没有完全改变格局,最终不得不自掏腰包为价格战下急剧下滑的毛利率损失买单。无论谁将真正建立统治力,2013年都将会水落石出,让我们拭目以待。

|
二、组装厂 |
组装厂在2012年来说,在行业风云直下之际,一方面承受着行业冬天带来的利润损失,另一方面又畏惧下游的资金风险而无法全力投入组装领域成为数字标牌所有产业链中最势均力敌的环节,这种势均力敌没有给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帮助,反而成为恶性竞争的温床,对内无法集中技术资源优势,形成竞争力,对外无法抵御下游工厂的降价拉力,只能半推半就。长期来看,这种行业格局只能对行业形成危害,而无大的裨益。而笔者认为,组装厂本应有足够的回旋余地,完全可以做的更好,行业发展上,组装这种模式易于大规模管理,容易建立规模优势。而在痛定思痛之后,只要大家势均力敌,只要市场过剩,这场淘汰赛就要进行下去,所以,简单的办法往往最有效,就是尽可能多的充实企业的资本厚度,控制收款风险,2013年终归要见分晓,那么就擦亮眼睛,拭目以待好了。 |
三、显示屏厂 |
如果对2012年和2013年整个显示屏企业概括的话,四个字也许最贴切,那就是——成王败寇。在显示屏制造领域,这完全是一场恃强凌弱的游戏。从实业角度看,上述企业在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都建立了一定的优势,也许不是压倒性的,但是收拾一些市场的小兄弟,已经是绰绰有余。当针对显示屏制造环节的大洗牌已经开始的时候,我们应当想到,市场如果无法在血腥中重塑竞争格局是无法停歇下来的,而既然这个前提存在,对于显示屏制造企业来说多坚持一个月少坚持一个月将变得毫无意义,有意义的事情是,能否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企业的生存模式,这种模式至少在未来3到5年能够延续下去。假如我是显示屏厂,也许我最应该做的是两件事情之中选择一个:第一,寻找一个适合自己产品的细分领域,在这个细分领域中建立自己的优势,寻求长期的生存发展;第二,在今天手里还掌握着足够的市场通路和产品方案的当口,寻找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也许是芯片,也许是封装,大家达成资本层面的战略合作,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建立自己的整体竞争力。 |
四、软件厂商 |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指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等。“多媒体”是指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也称多媒体技术。单纯的软件厂商越来越少,陷入一边呼唤内容,内容为王,一边又轻视内容的怪圈。数字标牌可以是很棒的营销利器、宣传管道,但,一旦内容管理不好了可能就会适得其反。数字标牌的信息发布系统产业,江湖味甚浓,各有各的特色。发展至今,无大变化,但逐渐演变为各自依托背后产品的“集团”化作战,各品牌之间的特色和看家本领各有迥异,各成一派,但无疑拥有优秀的设计理念和良好的用户体验的产品才能脱颖而出。 |
五、行业标准 |
行业产品无标准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又一毒瘤。试问,哪一家厂商不想做优秀的产品出来?哪一个重点工程不希望用好的产品?然而时至今日,数字标牌的全产业链,从芯片到组装,到应用,到工程,竟然无任何一套成熟的产品标准。于是,问题出现了,客户想要采购最好的数字标牌,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标准告诉他什么是好,只能看供应商的规模大小;同样,数字标牌厂商想要用最好的配件,但是放眼国内,无人给出统一标准来鉴别优劣,于是只能选择要么好的国际品牌,要么就是一些山寨厂商。于是问题出现了,当标准无法统一的时候,唯有各显身手,个唱各调。于是在数字标牌市场,劣币驱逐良币就成为了一种无法绕过去的怪圈。这个问题也许在未来的2014年仍然无法解决,但是只要这个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市场就会存在被误杀的追求品质的优秀公司,也会存在国内企业无法形成大品牌的质量鸿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