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管理学界每天每日都在研究:企业如何在神一样的领导人卸任之后还能保持发展。但事实是,神一样的领导人下台后都会对企业造成极大打击。我认为三星最大的死穴在于:李健熙培养接班人的能力远不如他的商业能力。
李健熙其人
李健熙此人,看起来和韩剧里那些卖年糕的大叔好像没多大区别。这位71岁的老人,既没有松下幸之助的谦恭,也没有稻盛和夫的传奇,也没有乔布斯的气质。可就是这个其貌不扬的老头,堪称韩国经营之神。1987年李健熙从父亲李秉哲手里接过三星,时年45岁,已经在三星工作20余年。李秉哲此人也是非同小可,当时三星的主力业务是纺织。据说他曾经一次性购买了150件全球著名品牌的衬衣,每天都穿一件以体验其差异,由此来改善自己的产品。

在此之前,也就是1974年,李健熙建议三星进入半导体行业,被父亲拒绝。李健熙用自己的个人财产收购了50%的韩国半导体公司的股权。在1983年的时候,李秉哲终于同意李健熙的判断,开始持续对半导体投入。能在这么复杂的商业环境下做出准确判断的李健熙,其天才远不止如此。
李健熙在1987年继任后就开始在三星内部开始二次创业,但是并没出现极大改观。这跟中国很多富二代接班差不多,实际上,李健熙危机感特别强烈,他认为三星当时随时有倒闭的可能。1993年6月,李健熙在去法兰克福候机的途中,拿到一卷三星制造不合格洗衣机的录像带。到达法兰克福观看这卷录影带之后,李健熙马上召集全公司管理层召开4次会议。这四次会议的演讲整理后,成了三星历史上注明的《法兰克福宣言》:
企业的寿命不是永恒的,要勇于进行自我解剖,要有危机意识;企业领导人必须了解世界的变化情况,不能坐井观天;确立“三星”新的战略目标—成为世界级超一流企业。要在2000年进入世界十强之列;彻底抛弃“以数量为中心”的经营思想,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经营思想;重塑“三星”形象,建立符合时代精神的三星文化:重实效,埋葬形式主义。从现在开始,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变!
第一主义
第一主义并不是李健熙时期就开始的哲学,而是李秉哲的话:“要做就做到第一,不然就退出。”这个哲学到李健熙时期得到了发扬光大,从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这是个风险性极高的经营策略。而李秉哲是什么人?过石头桥都要踩几下才敢上去的人。有时候你会觉得,也只有韩国人能整出这种自我矛盾但又平衡的经营哲学来。
在第一主义的指导下,李健熙在改革面前做得都非常彻底。彻底追求数字技术,对半导体、液晶技术、生物技术等行业的研究都是大幅度投入,力争拿到行业最顶级的技术。这里比较经典的案例是三星ANYCALL,ANYCALL的意思就是在各种环境下还能通话。这个品牌,在前两年已经被三星停止使用了……
从2008年,三星集团迎来一场丑闻,李健熙对集团的控制从台前转到幕后。但李健熙实在是心智坚忍不拔之辈,2010年他又重新回归三星集团,走到台前。2012年他说:危机,总在你自认老大时降临。随即发布通知:三星旗下员工,上班时间提前到6:30,李健熙将6:00上班。
每次在兴盛时看到危机,在危险中找到机会,这就是李健熙。你能找到这种企业家的死穴么?日本还有这种企业家么?我们看看索尼那位CEO霍华德·斯金格,2006年他说:将让索尼重返数码巅峰;连续4年亏损后,2012年平井一夫上台。
现在最有可能继承三星位置的是其独子——李在镕。
李在镕,1968年出生,首尔大学东亚历史系毕业,日本庆应大学MBA,哈佛大学商学院博士。与其父相比,李在镕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缺乏领袖风范、商业眼光和企业家精神、一事无成……这大概是他收到的比较多的评价。据说他还经常去接受乔布斯的指导,从我眼里看来,此人很难继承三星事业并将其发扬光大。虽然我本人很不喜欢李嘉诚,但李嘉诚对下一代的培养要明显超李健熙。李泽钜和李泽楷两兄弟基本都已经找到自己的事业,而李在镕还在父亲温暖的羽翼之下。
三星真有可能的死穴,我想应该就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