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标牌网 服务热线:400-6787-360 | 投稿邮箱 | 会员登录 | 免费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RSS | 客户服务 | 月刊订阅 | |||
|
![]() |
2016年亚太区生物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将超9亿美元
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的最新分析发现,2011年生物识别技术市场收入达5亿美元,预计到2016年,将以12.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达到9.05亿美元。随着亚太地区众多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民族识别和边境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较之于北美、中东和欧洲市场,亚太地区的生物识别技术市场将迎来更快的增长速度。
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的研究分析师SusanSahayan表示:“亚太地区的许多国家已开始实施国民身份证计划,进行居民识别和跟踪武装分子。然而,由于全球金融危机、政府预算紧缩以及实施全面的生物识别系统需要较高的初始投资,许多项目被推迟或搁置。”
关于生物识别及其发展
由于人体特征具有人体所固有的不可复制的唯一性,这一生物密钥无法复制,失窃或被遗忘,生物识别比传统的身份鉴定方法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不易遗忘、防伪性能好、不易伪造或被盗、随身“携带”和随时随地可用等优点。
我国生物特征识别行业最早发展的是指纹识别技术,基本与国外同步,早在80年代初就开始了研究,并掌握了核心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比较成熟。而我国对于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掌形识别等生物认证技术研究的开展则在1996年之后。1996年,现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谭铁牛入选中科院的“百人计划”,辞去英国雷丁大学的终身教职务回国,开辟了基于人的生物特征的身份鉴别等国际前沿领域新的学科研究方向,开始了我国对人脸、虹膜、掌纹等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研究。
目前,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是我国最具权威的生物特征识别认证科研机构,在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掌纹识别等领域均已取得了国内或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以国内顶级科研单位、著名高校的生物特征识别科研成果为依托,北京中科虹霸、北京行者、中科奥森、北京数字指通、北大高科、杭州中正生物认证有限公司、上海银晨科技、道肯奇等一批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高新技术公司慢慢发展起来,带动着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