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据水清木华研究中心最新报告,经历了2010年的爆发后,触控屏行业开始呈现两极分化。大厂家的收入飞速增加,而小厂家收入微幅增长甚至衰退。TPK和胜华两大巨头占据了行业的高端位置,以技术优势和客户优势牢牢地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虽然触控屏整体市场在2011年继续高速增长,但中小厂家却很难从中获益。2010年市场大好,使得不少企业都扩大了产能,这样不仅是电阻触控屏出现激烈的杀价竞争,电容触控屏也出现杀价竞争。
苹果的供应商仍然只有TPK和胜华,而胜华也面临边缘化,尤其大尺寸iPad触控屏。TPK良率高于胜华,苹果把更多的订单给了TPK。奇美的母公司鸿海是苹果产品的主要代工者,但奇美只是Touch Sensor在4月获得了苹果的认证。奇美只能将Touch SeNSor出货给TPK,最终产品仍然是由TPK和胜华出货。TPK最强大的竞争力在于触控屏与LCD
LCD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即液晶显示屏。LCD是平面超薄的显示设备,它由一定数量的彩色或黑白像素组成,放置于光源或者反射面前方。液晶显示器功耗很低,因此倍受工程师青睐,适用于使用电池的电子设备。它的主要原理是以电流刺激液晶分子产生点、线、面配合背部灯管构成画面。单色的LCD已经基本退出市场,彩色LCD主要又分为 STN 和 TFT 两种,其中TFT(Thin Film Transistor)LCD,又称为主动式电晶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也就是被很多人俗称的真彩液晶显示屏;DSTN(Dual-ScnTwistedNematic)LCD,即双扫瞄液晶显示屏。 [全文]
面板以及与Cover Glass的贴合良率,这也使得TPK的收入会比较高,其收入中包含LCD面板的销售额。
全球14大触控屏厂家2010-2011年(预测)收入排名(单位:百万美元)
来源水清木华研究中心
2011年触控屏业界最大的话题就是单板触控玻璃解决方案,也有厂商称作Touch on Lens或One Glass Solution。该方案的触控模块减少1层ITO镀膜及1片玻璃贴合,直接将触控传感器
传感器
凡是利用一定的物性(物理、化学、生物)法则、定理、定律、效应等把物理量或化学量转变成便于利用的电信号的器件。传感器是测量系统中的一种前置部件,它将输入变量转换成可供测量的信号”。按照Gopel等的说法是:“传感器是包括承载体和电路连接的敏感元件”,而“传感器系统则是组合有某种信息处理(模拟或数字)能力的系统”。传感器是传感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被测量信号输入的第一道关口。 [全文]
嵌入单一片玻璃层。这样做的优点在于成本将大幅降低,并且在生产速度及良率表现较佳。
被TPK重压的胜华最先量产Touch on LENS产品,已在2011年第2季于HTC的Wildfire、CHACHA等机种导入该技术, 单月平均产量已达50万~60万片并在持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三星电子在第三季度也将导入该产品设计。
未来TOUCH ON LENS要解决几个问题。首先是干扰太强,有可能导致最低层的LCM无法正常工作,这需要镀一层SIO2,因此会增加成本和工序。其次是强度不够,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显示屏尺寸越来越大,尺寸越大要求的强度就越高。第三个问题是在Cover Glass 上制造Touch Sensor是Color Filter厂家的专长,传统触控屏厂家不擅长此类技术。其四是是良率(Yield)问题,Mother Cover Glass表面制作Touch Sensor后再用CNC切割,然后再与LCM贴合,良率会比较低,会导致成本大增。最后,配套的控制IC还极少见,控制IC还要特别注意干扰问题。
目前单靠胜华一家来推广Touch On Lens是很困难的,TPK、洋华、Nissha这些大厂一起推广才有可能让Touch On Lens打开局面。不过Touch On Lens显然是大势所趋,但进程会比较缓慢,预计2012年底Touch On Lens占电容触控屏的25%左右,2014年底达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