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Phone 4S的热卖,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大放异彩的Siri语音助手,而传言已久的苹果电视,似乎也将赖此‘杀手卖点’,来取代万年‘不便’的遥控器操作。然而,当所谓的‘声控电视’登场时,苹果也许不会是消费者唯一的选择─严阵以待的电视产业诸雄,皆已祭出不同策略,来面对这场注定发生的革命。
首先,已问世6年的Xbox 360系统介面近来大幅更新,除了强化声控操作,更与不少内容厂商建立合作,显示市面上近6000万台娱乐装置平台的主宰者微软,不仅有心于电视领域,更是最容易被忽略,却最具潜力的未来霸主;而三星、乐金(LG)、夏普(Sharp)等电视制造者,以及一些有线电视商,则打算透过App,以支援声控的行动装置,来搭配自家的电视产品,或机上盒服务;而部分业者甚至想直接打造类似智慧手机的智慧遥控器─只是相较前二者,支援Wi-Fi的触控遥控器,其成本想必较使用红外线协定的传统遥控器高的多,又只能拿来操作电视,可行性仍待商榷。
以上各家的作法,都是采取外部装置与现有电视连结的方式,而苹果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产品一向以‘一体整合’闻名于世─也就是‘声控’的机制被预期将内建于电视之中,这样不仅让消费者不用买了电视还要再买操作电视的装置,也省去设定两者连结的麻烦。不过,在比较哪种声控产品较易被接受前,声控本身仍有一个‘门槛’须优先克服。与苹果合作的Nuance语音辨识技术公司表示,不像近在眼前的手机,采取内建于电视或外部装置的声控介面,由于要‘隔空喊话’,周围环境的杂音是第一个难题,毕竟,总不能要求大家每次看电视前先选个负责发号施令的人,而观赏过程中还得保持肃静。
不过,撇开上面的问题,声控成为未来电视介面主流虽已是大势所趋,但这却不是指操作电视的方式,将完全只靠声音进行。Kinect等体感应用显然是一个搭配的机制,但语音软体制作公司Vlingo认为,除了声音、手势之外,还得加上眼球追踪(eye-tracking)─能判定目光停留位置的技术,才是其心目中理想的电视操作;而创造Siri的SRI International研究实验室人员则透露,就算单论声控,像Siri这样的技术也不过是声控的开始─该实验室有一计画项目,甚至能够从话语中的‘线索’,辨识使用者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