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电上下游合作
从CRT电视过渡到平板电视,彩电的技术更新加快,而且从上游材料、面板、芯片到下游整机,彩电企业遭遇历史上最长的产业链条。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表示,黑电企业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竭诚合作,形成全产业链竞争。据了解,目前京东方北京8.5代生产线已经开始投产,与国内主流家电企业海信、康佳、创维等已经建立起合作关系。
而长虹、TCL这些终端产品制造企业,已经等不及国内上下游的通力合作,率先进入上游产业。
近年来,TCL多媒体一直立足于全球液晶产业,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展开了对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全方位布局。在完成了对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投资后,TCL在产业链上游的拓展步伐并未放慢。日前,TCL携手三星参与到三星苏州7.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建设中,通过自主投资、参与合资等手段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对中小尺寸到中大尺寸液晶面板生产线的资源掌控。
近年来,长虹围绕“产业价值链方向、产业形态方向、商业模式方向”的三坐标战略,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依托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整合黑白电产业链。据四川长虹新闻发言人刘海中介绍,四川长虹目前每年投入研发的经费比例均超过销售收入的5%。长虹拥有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2009年便获得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授予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成就奖”,在基础共性技术、新型显示技术、数字电视技术、核心器件与绿色制造等领域取得了核心的技术优势。在等离子屏项目上,四川长虹的技术研发团队从1997年就开始研究等离子显示技术。目前,长虹等离子研发团队正在向全球平板显示业关键的技术难题——高光效技术和降低成本的相关技术发起冲锋。长虹在下一代新型平板显示主流技术OLED等显示领域,也已经做了与三星等国际巨头同步的技术储备。
全产业链存风险
陆刃波表示,构建全产业链是家电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家电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拥有全产业链的企业优势在于难于被其他企业所模仿,构成企业的独特密码,是家电市场走入寡头时代的一个必经阶段。当然,建立全产业链只是一种形式,决定企业成败的,还是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价值,否则全产业链将成为企业的负担。“企业建立全产业链后决定需更加谨慎,战略决策上的失误将影响整个产业链的生死存亡。”陆刃波说。
三星电子是进入全产业链的典型企业。三星采用上下游垂直整合,进入上游显示屏、内存等关键元器件领域,前期十分成功。不过2003年后,三星的垂直整合却遭受挫折:上游芯片显示屏等行业波动加剧,成本不断攀升,降低了下游产品的竞争力,导致三星经营业绩下滑。探究其整体成本失控的原因,主要是上游电子行业更新换代速度远超下游,带来“技术”和“价格”的双重竞争。技术方面,作为行业领先者,三星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以维持领先地位,导致研发费用居高不下。价格方面,随着行业产能过剩,三星与其他生产商大打价格战,利润空间萎缩。
在三星的收入和利润结构中,上游业务的比重却越来越大,这表明三星依然扮演着领先的“元器件供应商”角色,没能利用“垂直整合”发挥成本优势,在下游行业奠定优势,从而实现上下游的平衡。这正说明垂直整合不那么容易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韩昱表示,产业链整合最大的风险是“整而不合”。产业链整合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控制,如果企业强制的进行产业链整合,内部利益的划分不够均衡,各单元不是以产业链价值为核心导向,就可能使得产业链运转效率低下,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形成整而不合的怪状,偏离产业链整合的核心,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