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标牌网】 服务热线:400-6787-360 | 投稿邮箱 | 会员登录 | 免费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RSS | 客户服务 | |||
|
![]() |
3D产业是时下最热门的产业之一。2009年,一部电影《阿凡达》将3D技术和应用推向高潮,在此后的CES2010、Infocomm2010、DSE2011等相关展会皆以3D为主题,从此在数字显示、乃至于数字信号领域展开了3D应用时代。近期,作为经典《泰坦尼克号》之父的卡梅隆导演又为大家续写了传奇之作,添加的3D特效的影片再次掀起了全球的3D热潮,从而还引发了全球3D应用热潮,从3D显示器、3D大屏显示、3D笔记本、3D视频会议等等, 3D凭借其逼真的受众体验和高清的显示画面,让体验者难分梦幻与现实的观感,着实引发了一股3D热。
如果说2010、2011年的各大消费电子展上,3D类展品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而今年的展会上,3D类产品则是“大行其道”,既有裸眼3D电视、3D播放机等,与之相关的衍生产品如3D眼镜、游戏类软件、方案解决商等等则满眼都是。现场还展示了3D摄像机,让普通家庭也能制作3D内容。今年起至未来5年内,3D产业将成爆发式增长,3D电视也将取代2D电视,成为未来彩电的标配和主流产品。
随着3D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裸眼3D的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突破商显范围转型消费已是不可言喻的大势所趋。裸眼3D系列产品未来必将进入卖场,酒店餐饮、科技馆、博物馆等多个领域。天禄光电、LG、朗辰、TCL等知名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裸眼3D产品,台湾友达等面板企业也同期推出多种尺寸规格的裸眼3D液晶面板。
目前,中国的3D产业也正在蓬勃发展。国内企业在3D电视、3D图像处理芯片、3D动画内容制作等方面已经拥有一定产业基础。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还成立了中国立体视像产业联盟,汇聚了国内外40多家3D企业,共同推动中国3D产业链的发展。在终端方面,TCL发布了“3D互联网电视”战略,正式将3D电视机推向市场;在产业链上游,内容制作、芯片等企业也在不断发展3D业务。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所目前已开始制定3D电视的国家标准……
从全球看,日韩电视机厂商已与迪斯尼、发现频道、英特尔和杜比等企业组成了3D家庭产业联盟,力图建立从内容、硬件到软件的整个3D工业标准、发展规划和教育体系,加速3D技术进入家庭的商品化进程。
客观地看,与国外相比,我国在3D产业上投入尚显不足,迫切需要产业链各环节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培育推动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
一是加大内容制作的力度。从全球看,采用3D技术制作的电视节目几乎为零,采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也不足全球电影总产量的1%。目前,国外一些媒体机构和整机企业都在大力布局3D内容市场,这无疑会增加他们在3D产业中的话语权。我国也应出台政策鼓励3D内容创意、原创3D影视精品的发展,培养健康有序的3D文化市场,带动芯片、整机市场的发展繁荣。
二是积极推进标准制定工作。目前,有关3D技术的标准并不统一,标准问题成为继内容问题之后又一制约市场发展的瓶颈。积极推进3D技术和相关设备的标准制定工作,对产品的成熟、市场的稳定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是集聚产业链多方力量。3D显示产业不仅涉及终端设备,还涉及立体摄像机、数据压缩与解压缩等方面的技术。虽然我国目前在3D显示技术上有一定基础,但是力量还不够集中,3D显示产业还需要政府更多的引导,聚集多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