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工业、能源、园区、公共事业场景需求的集中爆发,几乎所有公司都看到了物联网平台的巨大发展空间,进而开始自愿贴上“平台”的标签,将其作为企业的品牌来发展。但究竟如何发展落地,仍是不少人的困惑。今天我们就围绕如下问题进行解答:
属性各异,如何找准自身定位?
物联网平台商业模式?
企业如何破局,紧抓机遇?
物联网平台玩家图谱
按照企业属性,进入物联网平台产业的玩家主要有以下5种类型:
物联网平台各类型玩家的特点分析(来源:物联传媒)
其实开发出一款物联网平台其实并不难,甚至是10人小团队就可以做到,难的是如何找准定位做好商业化运营。各类型平台厂商,主要分为2种:行业属性不明显的通用型物联网平台以及专门提供细分行业服务的。
研华WISE-PaaS作为一个比较成熟的跨行业跨应用通用型平台,为工业、环保能源、交通、零售、医疗、物流等众多领域提供支撑服务,并和不同垂直产业的供应商合作,共同提供软硬件服务。
物联网平台玩家图谱(来源:物联传媒 )
物联网平模台商业式
物联网平台商业模式类别(来源:物联传媒)
在投身物联网平台建设的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传统硬件企业。正在从单独卖硬件的模式中转型,希望以软件+ 硬件一体化的模式提供解决方案。
以研华为例,由传统自动化厂商发展为软硬集成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研华基于WISE-PaaS工业物联网云平台,携手伙伴提供面向不同垂直领域的工业APP,以共创模式串联起完整的工业物联网产业价值链。研华可提供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部署方式满足客户不同需求。
研华董事长刘克振曾表示:“我们的盈利模式并不在软件,我们希望软件全部是开源的,依托软件来提升硬件价值。”
物联网企业如何破局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所发布的《 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达到120亿,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规模将达到246亿。需求越来越旺盛,但纵观行业,物联网云平台还处在一个发展过程。
为什么市场还不够明显呢?
一是物联网市场碎片化、用户需求分散化的典型痛点。
为此,研华近年来积极融合云计算、大数据、5G、AI等创新技术,提出以“解耦、重构、共创”新思维,携手伙伴大力发展工业APP,并以工业APP+WISE-Marketplace物联云市场模式,突破应用集成困境,形成可复制、共推广的融合应用,并将其复制到制造、能源、交通、医疗、零售、物流等垂直行业,帮助更多用户缩短进入物联网产业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市场上的系统集成商服务能力非常有限。
为了加速后者的进程,研华在各垂直领域引入了投资共创的方法。我们希望依托研华的平台,优化工业物联网的产业链条,为系统集成商提供软硬件集成一站式方案,那么他们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到后续的现场中,发挥他们擅长的领域。
更多物联网平台体系架构、产业梳理、竞合形势,欢迎下载《中国物联网平台产业市场研究报告(2020版)》,为物联网从业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