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栏
二分一通栏
后疫情时期全渠道进化的七大趋势;家乐福打造新IP“半价囤货日”;来伊份欲尝试24小时直播

    商务部:部分领域会出现补偿性消费
    在26日商务部举行的网上例行发布会上,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消费的影响是短期的、可控的,疫情不会改变我国消费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
    商务部表示,疫情发生以后,居民外出急剧减少,消费市场受到较大影响。与此同时,我国消费市场也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活力和新增长点,刚性消费稳中有增,新型消费热点加快形成,升级消费空间不断拓展。1—2月,限额以上单位食品、饮料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7%和3.1%,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逆势增长3%。
    近期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企业复工营业加快,市场销售触底回升。商务部调查显示,截至3月22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平均复工率达97%,大型超市96%,农贸市场(菜市场)94%,百货商场(购物中心)90%。
    餐饮、住宿、家政等生活服务受疫情影响更加明显。国家统计局统计,1—2月餐饮收入同比下降43.1%。商务部监测显示,2月份住宿、家政等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5%以上。
    近期随着生活服务企业复工复业稳步推进,生活服务消费逐步恢复。商务部监测显示,截至目前,餐饮、住宿、家政企业的复工率分别达到80%、60%、40%左右;餐饮等服务消费恢复的速度也在加快,3月25日,商务部重点联系的3000家餐饮门店营业收入占去年同期的比重一周内回升10个百分点左右,比2月份最低点回升30个百分点以上。
    商务部表示,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秩序进一步恢复,国家和地方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消费回补释放政策措施逐步落地见效,后期消费市场将进一步平稳回升。在部分领域,一些刚性消费受疫情影响被推迟,疫情过后还会回补,因此会出现补偿性消费。
    G20峰会闭幕:将启动价值5万亿美元的提振经济计划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公报显示,二十国集团将启动总价值5万亿美元的经济计划,以应对疫情对全球社会、经济和金融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支持各国中央银行采取措施促进金融稳定和增强全球市场的流动性。
    北京重金支持11个商业领域发展
    3月25日,北京市商务局发布《关于申报2020年度商业流通发展资金项目的通知》明确,资金主要支持11个商业领域,最高将给予500万元的资金支持。
    一、推进连锁经营及规范化发展;二、支持老字号传承发展;三、支持“互联网+流通”及创新示范项目;四、促进现代商贸物流发展;五、支持总部经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六、支持肉菜流通追溯项目;七、鼓励发展商业品牌首店;八、传统商场“一店一策”升级改造;九、支持商业流通发展领域无障碍设施改造项目;十、鼓励商业流通发展领域节能降耗;十一、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杭州将发放16.8亿元消费券
    3月27日起,杭州将陆续向全体在杭人员(包括域外来杭人员)发放消费券。本轮消费券政府发放额度为5亿元,其中1500万元用于困难群众的消费补助,剩余4.85亿元用于电子消费券发放,消费券活动周期为3月27日至5月31日。同时,商家匹配优惠额度11.8亿元左右,预计消费券实际总额将达16.8亿元。
    江苏全面推动线下消费无理由退货企业自愿承诺
    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省消保委联合出台《江苏省线下实体店购物无理由退货指引(试行)》,而早在2007年,江苏省就率先在全国启动开展了放心消费创建活动。通过十余年的持续推动和不断深化,“放心消费在江苏”已成为一张新的亮丽名片。在2018、2019年度由中消协发布的全国50和70个城市消费满意度调查与测评中,江苏省综合得分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
    取得这一优异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各地在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中,把推动线下企业无理由退换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和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
    目前,全省开展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企业和商家累计已达到8505家,主要覆盖大型商场、超市和零售企业,以及鞋帽、 服装、儿童用品、小型家用电器等日常消费品(不含食品、药品)等消费领域。该《指引》共22条,主要明确了开展无理由退货的原则、范围、规则,以及经营者与消费者应履行的责任、义务。据悉,凡在江苏省开展线下零售经营活动的外省企业、商家均可参加。

    凯度消费者指数:后疫情时期全渠道进化的七大趋势
    近日,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虞坚分享了后疫情时代中国零售全渠道的七个大趋势。他指出,这里有一些趋势在2019年已经非常明显,而这次的疫情会加速某一些趋势的发展,也会对另外一些趋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一个大趋势是大型卖场依旧重要且正在复苏;第二个大趋势是O2O进入生机勃勃的2.0时代;第三个大趋势是社区生鲜零售的兴起;第四个大趋势是小业态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也需要有更加针对性的策略;第五个大趋势是线上线下更加高度的融合,品牌需要应对不同生态系统的适配;第六个大趋势就是户外市场所催生的新渠道和新的增长机会;第七个大趋势是区域零售继续的整合并购而带来的机会。

    凯度消费者指数研究的数据显示, 中国最大的快速消费品零售商大润发、永辉、沃尔玛、华润万家和家乐福这五家, 占到整个市场购物者总触及数的1/3,因此对于任何品牌来说仍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

    凯度消费者指数有一个专门的指标,即购物者触及数(SRP), 来测算零售商的影响力,通过进店消费的消费者人数乘以其购买的次数,数据显示这五家零售商的购买人次是远远超过其他零售商的。当然这五家实体零售商在过去一年的市场表现都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但是对于品牌生意而言,这五家零售商仍然是至关重要的零售伙伴。同时,这些以大型卖场为主要模式的零售商也在过去两年进行了深度的转型,包括数字化,推出紧凑型大卖场,重新专注快消和生鲜以及通过各种新的技术手段/客户数据,来提升顾客购物体验。

    消费券真能刺激消费:苏宁超市一周订单量增长超一倍
    随着疫情趋缓,各地相继开始通过发放消费券的形式刺激消费。3月15日,苏宁易购也加入其中,开始将面向全国消费者发放总面值500元的全民消费券,涵盖家电、手机电脑、超市等诸多商品及到家业务品类。消费券总价值共计5亿元。
    苏宁方面透露,消费券发放的这一周多以来,苏宁超市线上生鲜、酒水、休食、饮料、防晒等产品销售增长明显,订单量环比增长达一倍以上。
    苏宁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苏宁相关产品的销售增长,一方面得益于消费券的刺激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在疫情缓解的当下,不少人前段时间被抑制的购物欲得到释放的表现。
    国美和拼多多联合百家品牌共推“洋葱式补贴”
    3月27日消息,国美零售与拼多多共同宣布将于3月31日-4月1日启动“超级品牌日”。双方决定联合百家品牌共推“洋葱式补贴”,即第一层联合品牌商让利;第二层通过国美供应链优势,降低商品价格;第三层拼多多百亿补贴,补贴直降后至高省1000元,以全网实时最低价直接面向用户。
    据悉,此次超级品牌日双方首期发放5亿元消费大礼包,双方联合了包括海尔、华为、美的、格力、索尼、戴尔、联想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覆盖家用电器、电脑办公、数码3C等近10个品类的6000多款精选产品。并将于3月31日在拼多多国美官方旗舰店开启直播,在直播间内领券下单立减1000元,部分商品享受12期免息等多重福利。
    国美零售副总裁王波表示,“因疫情而被抑制的消费一定会迎来爆发,响应政策号召,加速消费回补,这也是我们与拼多多发起这次联合活动的初衷。国美将向拼多多持续开放供应链和中大件物流服务,发挥供应链输出商的最大价值。一方面,为拼多多近6亿用户提供高品质、低价格的商品;另一方面,通过国美中大件物流送装同步,以及后服务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保障用户的消费体验。”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8年国美官方旗舰店就已经入驻拼多多。基本覆盖了包括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等在内的大家电、小家电、3C品类。此外,3月13日,国美官方旗舰店还正式入驻了京东。
    华润万家“求变”,加速线上线下融合,多业态协同发展   
    在退出亏损多年的北京多家大卖场业务同时,华润万家将其业务重点聚焦到高端精品超市及小业态上,加速线上线下融合,在深度调研消费者喜好后,针对不同消费场景,通过“商品+服务”的方式打磨出万家MART和万家LIFE等全新品牌。在提升消费者粘性同时,也提高了经营效率。
    1月10日,华润万家在上海的全新品牌万家LIFE正式开业,这是继万家MART之后,推出又一新品牌便利超市。这一类型超市将专注于满足消费者一日三餐及居家生活基本所需,加大生鲜占比,打造出5-10分钟步行范围内的居民优选购物场所。
    据公开数据显示,华润万家自加速建设自有线上渠道“华润万家APP”,并与京东到家、美团外卖、饿了么等线上平台达成合作后,2019年线上业务大幅提升。根据华润万家开店计划,2020年万家LIFE将开出近300家。以集市业态为特征的万家MART在2019年年底迎来了批量开业,未来三年门店数量将达到100家。
    家乐福打造新IP“半价囤货日”
    继三公里一小时达、十公里半日达、随时会员之后,家乐福再次加码“福社圈”,宣布打造“家乐福半价囤货日”,在3月27日让消费者购物便宜到家。活动当天,消费者进入苏宁易购APP“家乐福便宜到家了”5折产品专区,即可在参加半价日活动,选购半价产品。此外,此次半价日活动还推出了新人满减、订单红包、直播每10分钟发放一次专属优惠券等福利。
    冠超市首家不打烊门店落户平潭,线上线下24小时营业
    据悉,冠超市探索不打烊模式,平潭翠南店成为冠超市首家24小时不打烊门店。即日起将调整营业时间,原来每天6:00-22:30调整为线上线下24小时营业,通过冠到家APP下单,可在服务范围内24小时全城配送。
    冠超市1999年创立于福建省福州,经过20年的发展,冠超市已成为跨越福建、广西、云南三省的大型商超集团公司,进入中国快速消费品连锁百强。目前,冠超市在全国拥有48家门店,其中,福建24家,广西22家,云南2家。
    直播带货迫在眉睫 ,掉队的瓜子一哥洽洽找到2000位营养师
    3月25日,“瓜子一哥”洽洽针对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推出了买坚果返佣金、送礼品等活动,并为2000多位营养师开通淘宝直播账号。
    面对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的坚果“围城”,洽洽走出线下舒适圈,启动了营养师带货营销策略,洽洽相关负责人表示,上述活动是与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联合推出的推广活动,仅针对在该学会中获得资格证的营养师,对于其他群体并不适用。同时,洽洽还与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建立了合作关系,投入约10万元为学会中的2000位营养师开通直播账号,推广旗下产品。
    虽然洽洽是最早冲击资本市场的“瓜子一哥”,但如今却日渐掉队。数据显示,2014-2018年,洽洽收入从31.13亿元增长到41.97亿元,5年营收增长10亿元。而2012年成立的三只松鼠,依托互联网平台快速发展,7年实现上市,收入从2014年的不足10亿元,迅速增加至2018年的70亿元,5年增长约60亿元。2019年,三只松鼠实现营收101.9亿元,同比增长45.61%;良品铺子预计实现营收77.2亿元,同比增长21.05%;而洽洽营收为48.37亿元。
    对于日渐没落的现状,洽洽早有求变之心。随着直播内容和方式的改进,洽洽开启了营养师直播模式。第一场营养师直播试水,洽洽找来了北京友谊医院营养师顾中一。通过此次直播,洽洽交出了每日坚果月销7.5万单、辣烤腰果月销8.5万单的成绩单。此外,洽洽也联动阿里妈妈,在其他营销渠道上助力品牌在淘宝直播的布局。
    来伊份大搞到家业务,准备尝试24小时直播
    据了解,自布局智慧零售以来,来伊份一路探索,稳中求进。此次疫情,也让来伊份智慧零售模式得到快速进化。疫情来临之前,来伊份APP就完成了到店、到家业务的布局,通过线上外卖到家、线上拼团到店自提等方式,开展“无接触式外卖”业务。在配送人员上,来伊份APP外卖和第三方配送平台进行了业务场景打通,主要由第三方平台来完成配送这一动作。数据显示,1月至2月,来伊份外卖累计同比增加超200%,来伊份App外卖订单量增长6倍。除此之外,来伊份还在积极试水“直播带货”。在 “淘宝直播购物节”活动中,3月24日当天,来伊份也跻身“颜值零食榜”前十。疫情期间,来伊份在自有的2800多个门店社群里开启了直播。据来伊份电商负责人介绍,从去年双11后,就进入了每天一场直播的节奏,双11的时候最高纪录连续直播36小时,目前每场直播平均观看人次超过20000。未来,来伊份还会尝试24小时直播。
    95%门店恢复营业 2月线上销售额不降反升 伊芙丽做了什么?
    国内疫情已至拐点,此前在疫情期间备受煎熬的商家们纷纷通过直播、社群等新阵地保卫增长。而随着各行各业的复工复产,线下零售业也开始恢复生机。据女装品牌伊芙丽运营中心总经理孙公科介绍,目前,其95%以上的门店已恢复营业。
    “虽然商场及门店营业时间每天缩短了几个小时,但老顾客的复购加之新顾客的购买,可以说线下业务已恢复50%,部分店铺的业绩和往年春装的销售持平。”
    据其介绍,在线上业务方面,通过各种努力,伊芙丽2月份整体销售数据同比去年甚至有所提升。“我们‘春夏新风尚’首日预估销售同比增长20%。”伊芙丽电商总经理张静表示,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得益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微信社群的运营,一方面是直播带货的成绩。
    据悉,此前就已经建立起来的社群基础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伊芙丽通过微信社群将新款服饰推荐给群内老顾客,激发他们的下单热情。
    直播带货方面,其一是和天猫的新零售团队合作的导购直播项目,即导购在淘宝注册自己的个人账号进行直播。伊芙丽电商负责人透露,淘宝直播会有流量加权的情况,如果前几次直播的观看人数较多、互动较好,后续直播的流量将会增多。在直播中表现好的导购,伊芙丽会将其往直播达人的方向培养,让他们在直播中发挥出更多潜力。
    另外,伊芙丽也提早在微信小程序直播做了规划。春节前,伊芙丽就开通了小程序直播功能,并做了几场测试。疫情期间,在上海、广州等疫情较轻的区域,商场保持营业状态,伊芙丽就优先选择这些商场门店中有较好表现力的导购在店内进行直播。每场2-3小时的直播,平均成交量能够达到10万左右。
    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群的需求,伊芙丽在私域流量管理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可以为顾客进行某个时段的直播预约、对顾客进行标签化和分层运营等。
    为了让小程序直播触达更多消费者,伊芙丽做了以下推广动作:
    微信公众号每周推送一次,发布直播时间和二维码,方便顾客订阅和查看;
    在小程序商城做大范围的预告;
    制作海报,让全国导购进行微信朋友圈的推广以及粉丝群的转发;
    直播开始前,把直播链接发到各个微信社群里,引导消费者收看。
    除了淘宝直播、小程序直播等渠道,伊芙丽的天猫旗舰店、唯品会等其他线上渠道也成了疫情期间的“救命绳”。
    瑞幸开卖数码产品,价格“秒杀”拼多多
    3月23日,瑞幸上线“樱花购物节·数码周”,摆出了数十款数码产品,满999减100。这意味着,通过瑞幸咖啡,用户可以买到苹果耳机、机械键盘、电动牙刷、便当盒,甚至帆布包和洗手液。原价1246元的AirPods2耳机,在京东和拼多多的最低价分别为999元和859元。但在瑞幸只卖799元。瑞幸称之为超级补贴。进击电商的操作让一向神秘的瑞幸更加莫测。但回过头看,瑞幸咖啡的神秘也许正是来自于其看似疯狂举措背后的并不复杂的商业逻辑,而往往,简单就是终极的复杂。
    奢侈品们布局电商 中国消费力再次被证明
    近日,奢侈品牌Alexander Wang入驻了天猫旗舰店,这是该品牌在中国电商平台的第一家旗舰店。店铺产品分为成衣、鞋履、箱包服配几个类别,此外还推出了天猫独家款的包袋和成衣。目前,Alexander Wang天猫旗舰店粉丝数达到2万余人。选择中国,布局电商的背后,是中国对于全球奢侈品销售份额的贡献的不断上涨。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能力一再被证明,疫情的到来或许加速了这场多方缠斗的奢侈品电商布局。
    海底捞狂飙突进:每1.2天新开1家店
    根据海底捞在3月25日发布的2019年全年业绩,公司在2019年实现总营收265.56亿元,同比增长56.2%;公司拥有人应占净溢利达到23.45亿元,同比上升42.44%。支撑海底捞营收大涨的主要手段是开新店。2019年,海底捞新开了308家门店,关闭6家,到了年底总门店数达到768家,跟2018年底的466家相比净增了64.8%。算下来,平均每1.2天就有1家新的海底捞开张。对于重运营、门店管理边际成本高的餐饮行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相当疯狂的速度。
    迷恋社群卖货 电商组团取经“微商”
    近日,电商巨头在微信暗中拉起了“内购群”,京东内购群、苏宁内部福利群、拼多多安利好货群……频繁出现在微信未读信息的列表中,且部分内购群带有分销属性,还设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同时像GXG、TCL、霸王美达等品牌方也通过“隐藏”的优惠券引流,因为这类优惠券只有在内购群中才能够获得。设立“内购群”的背后,无疑是对流量匮乏呈现出的焦虑,而“内购群”的创新或许可以缓解购买力的后劲不足
    “淘鲜达菜篮子”已覆盖杭州的近200个社区
    3月26日消息,《电商报》获悉,疫情期间,淘鲜达在杭州低调上线的“淘鲜达菜篮子”服务,一个月以来已覆盖西湖区、上城区、拱墅区、滨江区、余杭区的近200个社区,为近60余万杭州消费者带来了本地特色菜连夜直供的线上买菜新体验。
    据介绍,“淘鲜达菜篮子”依托平台化运营,整合了上游农业基地的产品供应,经由集约式物流送至社区统一提货点。通过对供需的精准匹配,“淘鲜达菜篮子”实现了特殊时期的多方共赢:农户不再顾虑采了菜卖不出去,消费者也无需担忧买到的菜不新鲜。
    白酒新零售运营商“三两白”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3月23日,白酒新零售运营商“三两白”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由新天资本、每日优鲜生态链基金和梅花创投共同投资,资金将用于渠道建设和加速市场布局。此前,三两白曾于2019年4月完成来自马笛儿基金和名马投资的天使轮投资。资料显示,三两白是一家做白酒新零售的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智能设备,定位聚餐和口粮用户。
    云南省2019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517.98亿元
    3月26日消息,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2019年,云南全省农村网络零售额达517.98亿元,增长36.36%,高于全国10.75个百分点。农村网络零售额五年来增长了近20倍。
    据统计,2015年以来,云南省推动96个县(市、区)进入全国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示范县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一位,实现了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国贫县全覆盖。
    除了组织贫困地区产品上第三方平台拓展线上销售外,还围绕云南“绿色食品牌”八大重点产业,构建“产品库+公共服务+营销渠道”为架构的“一部手机云品荟”供应链平台,实现624户生产企业、678个品牌、6705个品类入驻;在上海、广州、深圳、昆明设立线下体验店,开设扶贫产品展示展销专区。此外,云南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和跨境物流服务网也不断完善。
    阿里云新零售市场份额第一,占50%遥遥领先
    3月26日,全球企业增长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以下简称“沙利文”)发布了《中国新零售行业研究报告》,在中国零售行业市场,阿里云占50%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是第二名的3倍还多。沙利文将其归因于阿里云联合阿里经济体成功构建商业操作系统,契合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报告提到,新零售核心关注消费者体验,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能够驱动零售业人、货、场重构。从使用规模来看,零售行业的云计算服务仍将以公共云为主,公有云服务商能够满足企业在不同场景下的多元业务需求。
    阿里云是整个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的底座,有广泛且扎实的经济体内新零售改造实践,承载着阿里经济体20年的多元商业场景数字化能力,为零售企业提供技术、电商、物流、支付等在内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自2019年初战略性投入新零售行业以来,阿里云已将技术注入零售,在场景中产生价值,拓出一条快速推进、规模复制、体系作战的新道路。仅以服饰行业为例,有8成知名服饰企业已同阿里云合作,收入普遍大涨达24%。
    据悉,疫情期间,率先转型的新零售企业也抢得时间窗口,获得红利。林清轩、红蜻蜓分别借助此前合作构建的中台,通过手淘+钉钉快速将线下业务搬到线上,业绩不降反升。卫岗乳业则仅用48小时就搭建起线上生鲜销售平台,保住了南京人的菜篮和奶瓶。
    目前,阿里云已为零售行业制定有效的数智化转型“五部曲”,包括基础设施云化、触点数字化、业务在线化、运营数据化和决策智能化,深入服饰、快消、3C消费电子、商场百货购物中心、美家、新餐饮、新文旅等7大行业。
    微信拟把直播小程序投放至朋友圈
    据悉,微信广告正在测试一种直播模式,以帮助商家把直播小程序投放至朋友圈、公众号和小程序等多个广告流量位。有分析认为,这意味着商家在微信生态不仅可以通过小程序直播带动私域流量,还能借助微信广告的公域流量分发机制,接触更多的潜在消费者。
    趣店推出奢侈品电商平台万里目
    近日,趣店集团于正式上线奢侈品电商平台“万里目”,主要销售护肤品、服装、鞋包与配饰,目前共涵盖38个知名奢侈品牌,包括Gucci、Burberry、LouisVuitton、La Mer等。官方介绍指平台全站自营,买手团队常驻海外从源地直采,保证100%正品,同时与中检集团合作质检,承诺假一赔十。
    快手: 2022年中国美妆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
    快手科技近日发布的《2019快手美妆行业白皮书》显示,2019年快手电商美妆类GMV、活跃商家数、产品数及消费者规模都保持快速增长。商家方面,拥有十万以上粉丝量的商家增长了36倍;消费者一方,18岁-30岁的年轻女性是主要消费群体,且单笔200元消费买家占比持续上涨,消费品质不断升级。预估2022年中国美妆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
    淘宝直播数据:2月以来广州直播商户激增四倍
    3月27日消息,淘宝直播数据显示,2月以来,广州市直播商户激增四倍,开播场次、观看人次和购买力均排名全国第一。
    具体来看,有超100个专业市场、超100家工厂、超30家房企、超10家购物中心、超200家酒旅餐饮业、过半老字号在淘宝直播上拉开复工序幕。其中,珠江铂世湾、富力天海湾一场直播吸引了4万人“云看房”;漫游国旅直播15场,观看人次超160万;专业市场方面,有主播一天卖出衣服5万件。
     广州具备“直播货”多、供应链完备等优势,因此在直播电商领域的发展氛围也颇为浓厚。
    淘宝首次发布C2M战略 正式推出淘宝特价版App
    3月26日,淘宝首次发布C2M战略,正式推出淘宝特价版,这也是全球首个以C2M定制商品为核心供给的新平台。除了淘宝特价版,淘宝还发布了 “超级工厂计划”和“百亿产区计划”。淘宝特价版为消费者展示极致性价比的便宜好货,“超级工厂”和“百亿产区”则从供应链上游支撑特价版的供给。
    据悉,“超级工厂计划”旨在通过数字化改造打通消费互联网和工业物联网,目标是未来3年给产业带创造100亿新订单,帮助1000个产业带工厂升级为产值过亿的“超级工厂”。
    “百亿数字化产区”计划的任务则是加速5G、工业互联网在产业带落地。该计划的目标是未来三年,在全国范围内打造10个过百亿的数字化产业带集群。
    拼多多:全球7所博物馆将上拼多多直播带货
    拼多多方面表示,3月27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海南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等全球七所顶级博物馆,将在拼多多开启直播,并上线销售近千种博物馆周边。
    支付宝电影票预售成绩单:近400家电影院上线后,预售票房已涨20倍

    支付宝发布“城市生活周”电影票预售成绩单。数据显示,近400家电影院上线后,预售票房已涨20倍,多家影院的观影券被秒光。杭州、上海、南京、北京、苏州等城市位于全国电影预售票房榜前列。其中,杭州人疫情后观影热情最高。
    纽交所23日起暂时关闭交易大厅,改为全面电子交易
    据纽交所官网消息,纽交所于3月23日起临时进行全面电子交易。纽约证券交易所总裁Stacey Cunningham称,“我们的市场完全有能力以全电子方式为所有参与者提供服务,我们将以这种方式前进,直到我们可以向会员重新开放交易大厅为止。”这也将成为纽交所227年历史上,首次在关闭交易大厅的情况下维持市场交易。

发布0
相关资讯

版本权所有©2004-2020 数字标牌网
 咨询:孙小姐 18928465550(微信同号)  韦先生 18928465561(微信同号)

触屏版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