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栏
二分一通栏
国内厂商柔性屏技术已经有所进展,与国际差距如何?
  • 更新时间: 2019-05-27  编辑:雁枫 文章来源:数字标牌网
  • OLED被称为“下一代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的特性,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塑料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而柔性OLED除了拥有自发光的特性以及更好的显示效果外,可以实现任意弯曲、折叠拉伸显示,是引领未来潮流的新型显示技术。

    柔性OLED屏通过使用柔性PI膜来进行封装,可以制成具备折叠功能的柔性OLED面板,其创新不仅体现在柔软度方面,更在于其无需背光源和滤光片,完全可以依靠自身材料发光的特性。这样的屏幕可折叠、重量轻,为手机、智能设备、可穿戴设备都的未来形态带来了众多想象。

    rouxingp-z.jpg

    目前困扰柔性OLED大规模普及的主要障碍是良率低导致成本高,从而导致出厂价较高。随着良率的不断提升,柔性OLED的成本将快速下降。

    OLED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的原材料、生产设备、驱动电路等,中游的OLED面板及模组,以及下游的手机、电视等终端市场三个环节。

    其中,在上游供应链部分,受限于国外的专利封锁和保护,中国落后于韩国、日本、德国及美国等厂商。在下游终端部分,由于上游供应链存在的不足,也导致了下游终端部分价格较高。至于中游的OLED面板及模组部分,主要归因于面板厂的良率和产能两方面,相信随着良率和产能的提升,未来柔性OLED的大规模普及将不会是太大的问题。

    当前,国内厂商京东方、深天马、维信诺、柔宇、信利等在积极投资柔性AMOLED,中国规划产能与韩国厂商差距仍在,但逐渐在缩小。

    版本权所有©2004-2019 数字标牌网
     咨询:0755-26526633 18928465550(微信同号) 孙小姐18928465561(微信同号) 韦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