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栏
二分一通栏
工研院研发“废液晶面板再利用处理系统” 解决液晶回收难题

液晶电视有效回收再利用 让这个Team获得大奖。液晶电视风行许久,几乎是人人家里都有一台,然而,你所不知道的是,液晶这项产品虽然量产已久,但要做到“回收利用”仍然是个难题,液晶含有苯环、卤素等对环境有害的成分,且因结构稳定,即使掩埋也万年不坏;工研院研发的“废液晶面板再利用处理系统”解决了这项难题,不但可以让废液晶再度获得利用,减免对全球环境造成永续伤害,也可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科技新品人人都爱,但许多人不知道,制造的过程中,这些科技新品往往为环境带来许多污染,而人们不用丢弃之后,又常因为无法分解,对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

在各式科技之中,液晶最常被科技新品所采用,无论电视、计算机、手机或平板,屏幕都采用液晶填充面板。

液晶是一种液体,制作面板时,会用两片玻璃基板将液晶封装起来,由于液晶通常为客制化产品,市面上常见的液晶共有一、两百种,每种液晶又分别由十数种化学成分组成,废弃不用后,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处理,才能真正做到环保。

工研院材料与化工研究所副组长洪焕毅指出,欧盟规范大于100平方公分的液晶面板必须取出暂存,再以合适的方法处理,但目前欧盟并未提供合适的处理方法;台湾则是将液晶面板列为D类事业废弃物,大都以掩埋方式处理,废液晶面板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值得关注。

而工研院研发的“废液晶面板再利用处理系统”是先将两片封装液晶的玻璃基板分离后,用湿式循环萃取法取出液晶,再透过蒸馏、吸附、过滤等重重技术程序,将液晶中所含的微量杂质一一去除,这项处理系统已经实际应用于面板大厂,协助厂内废液晶面板进行再利用。

就台湾来说,“液晶”是一种高单价的化学品,碍于专利等问题仅能仰赖进口,然而,台湾却是液晶面板的主要生产地方,全球许多液晶电视的面板原料都是产自中国台湾,而台湾生产的废液晶面板每年高达数千吨;洪焕毅指出,台湾若能建立废液晶面板自主再利用处理技术,不仅可减少台湾面板厂的废弃物处理成本,将液晶再利用,更可让面板厂减少采购液晶的成本,同时对地球环境永续做出贡献。(经济日报)

 

发布0
相关资讯

版本权所有©2004-2019 数字标牌网™®
 咨询:孙小姐 18928465550(微信同号)  韦先生 18928465561(微信同号)

触屏版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