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企业|技术|展会|商机|人才|搜索|论坛|访谈|新品|案例|招标|会议|商业显示|播放器|数字标牌软件|触控一体机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对于深谙此道的万达商业帝国来讲,“乘势”便是助力其野蛮生长成就万达神话的核心因素,从起步便就抓住中国即将从农业国迈向城市经济大国的机遇,进入房地产行业连锁经营变成百亿级公司,随后转型进入商业地产环节实现万达神话的全国迅速铺张,可以说万达的每一次变革都催动着行业的演变,那么这第四次“轻资”转型又会将商业地产带往何处?大佬抢滩的O2O商业形态将使得数字标牌行业主要目标之一的零售业焕发怎么样的生机?

  1993年是万达的第一次转型,也非常成功,实现了从地方走向全国,连锁经营变成百亿级公司。而第二次由住宅像商业地产的转型过程非常曲折,从2000年开始万达当了222次被告,在沈阳建了一个店经营受挫,多次拆了重建,付出9亿多元的代价。正所谓好事多磨,这次艰苦的转型为万达带来年500万平方米商业地产竣工面积。时隔五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基本完成,工业化也日渐成熟,房地产行业的需求也逐渐饱和,万达再次启动转型,试图进军文化旅游产业。
  2015年7月11日,万达集团2015年上半年工作会议上,王健林宣布,万达集团的资产已达到5656.2亿元,并宣布要全面转型服务业,实现“轻资产转型”,即万达要做商业、文化产业、金融产业、电子商务四大产业。
随后以3.15亿美元收购快钱68.7%股权,在企业的信贷、个人的信贷、数据的整合、O2O金融上都做了布局,并预备到2020年推出自有线下端口100万台,旅游方面,成立自己的旅游控股,以35.8亿元战略投资同程旅游,形成线上平台、线下渠道和大型旅游目的地三位一体的格局,打造全球唯一的旅游产业O2O模式,加速实现万达旅游产业目标。
 如果说前三次的转型都是乘势而为,那么对野蛮扩张而面临亏损所施行第四次变革颇有些壮士断腕的意味。

 

  首先, 一线城市商业地产已经趋于饱和甚至过剩,对于以商业地产起家的万达来讲无疑看到了未来发展的瓶颈期。据统计2013年我国在建的购物中心占到全球的一半,其中全球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中间,中国占了8席。2013年全国的购物中心数量已经超过了3700家,2014年增加了420家,而且增长率超过32%,远远超过目前住宅的增长率,2015年预计要超过4700家,到2025年,全国购物中心的总数可能超过1万家,而且目前商业地产受到租金以及互联网的冲击,空置率还在逐年提高到2015年第二季度已经达到7%左右。  
   其次,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虽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对于一直通过拼实力,拼烧钱,拼豪气的万达来说,旗下商业地产进军二三线城市不但成本和回报率是极低而且面临亏损的风险极大。尤其是在社会消费零售额放缓,传统的零售行业从2014年遭遇全面寒冬,商业地产出现从二三线向一线城市回流的迹象,空置率达到10%左右,这对于还未能填补野蛮扩张时期由于铺开面积过大通过自营商铺填坑的亏损,的万达来说自然不会继续入坑。而对于万达商业帝国最致命的一击就是互联网的兴起,2014年Q3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6914.1亿规模,全年更是接近28000亿的高峰,达到50%的增速。而同一时期的实体零售店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国主要零售企业门店关闭总数到达201家,其中百货关闭了23家,超市关闭了178家,相对2013年主要零售企业关店才35家左右来说2014年零售企业关店增速达到500%。
   在这种内外交逼的状况下,2015年万达90多家连锁百货半年内关闭46家,超过一半,这种壮士断腕的决心也昭示万达对第四次转型必胜的决心。

   据统计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O2O指数(O2OI)368.2,上升51.6点,环比上涨16.3%,同比上涨25.0%。同一时期全国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由上季度的8.9%上升至10.5%,网购总额更是环比上涨16.4%。同比来看,网购总额在过去三年中平均增速更是达到47.5%。分类来看,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更快,环比增长18.4%,高于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6.6%。其中相比服饰和生活用品,食品网购零售额增长最快,达到45.9%。
   在这样一个形势下,王健林不惜以与马云的一个亿的赌局打脸而且还大张旗鼓的与百度、腾讯合作研发 “飞凡”,以大会员体系、大数据体系、通用积分联盟、支付体系、一卡通和云计算平台六大支撑体系提供智慧停车、智慧餐饮、智慧电影、智慧购物、智慧亲子、智慧秀场、智慧乐园等全新O2O智慧服务结合庞大的线下实体店实现O2O基础布局,随后,阿里巴巴发布功能相似的“喵街”app,布局O2O产业,正式拉开传统互联网大佬与传统商业巨头O2O市场抢滩大战。
   一场巅峰对决,使得O2O这块蛋糕终于从概念落地,而争夺这块蛋糕的远不止这两家。2015年6月4日,沃尔玛公布了基于O2O电商业务发展的一系列最新实践和规划;亚马逊于去年圣诞打折季在纽约曼哈顿开设首家线下实体商店,随后陆续爆出深入家政、家居等O2O领域;6月30日大众点评与百盛在上海达成战略合作,将为百盛在中国的60家分店提供O2O解决方案,加速百盛从线下实体商业向O2O新商业模式转型;苏宁通讯年底将在全国将建成的1500家易购服务站,深入三四级市场、与三星、努比亚、魅族等品牌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基于O2O的商业模式达成了高度共识;国际五大零售品牌包括西田、沃尔玛、Zappos、Staples、Target、劳氏等在内的品牌和营销代理公司纷纷试水数字实验室,任务是重新审视今天消费者的购物方式,思考如何利用他们的手机和社交媒体账户,设计零售的数字体验,尝试O2O体验变革与营销布局·····  
  

  一方面,在大型商业购物中心趋于饱和甚至过剩时期,企业寻求商业模式转型必会催生社区商业。在经济发展进程较快的美国已有迹可循,譬如在美国80%的购物中心是面积2000平方米以下社区中心且无论是从数量还是零售总额来看,作为位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社区商业中心都是当地居民消费的首选之地,而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2.57%,也意味着未来会形成两万个以上的新的城市社区,使得零售行业的实体店进一步覆盖到生活方方面面。
  其次,在线上基于互联网时代到来,购物空间立体化,购物时间碎片化,购物方式移动化,信息传播的社会化等都颠覆了原来在某些特定时间内固定场合进行商业交易商业习惯,而互联网以及移动设备的普及带来2014年接近3万亿的网络销售额,近50%的增速使得传统零售行业线上线下资源整合焕发新生机,未来有近10亿的移动消费人群,潜在市场巨大。

  在这样一个实体店与互联网渠道双重发展的环境下,整个社区商业可以依托于O2O模式使得零售行业摆脱大型购物中心的区域限制,更灵活、更精准的入驻商业社区,同时商业社区具有深入到社区生活圈里面、休闲娱乐类和配套服务类,能够更多的参与并满足家庭式的消费,对于实现线上大数据采集,线下渠道构建、支付等O2O模式的环闭十分有优势。
  而同时O2O商业形态的发展必然要求企业的信息或者产品能够深入到社区,深入到人流最集中区域的媒介,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和认同度,同时能够实时回收有关消费者刚性需求、入口习惯、活跃客户、客户黏性和品牌的忠诚度等方面的数据,而这一责任理所当然的交由活跃在零售行业且具备宣传展示、数据分析等综合能力的数字标牌行业。

  首先,在O2O商业形态中,数字标牌能够作为商家与用户的信息交互基本的入口并实现大范围传播。纵观市场上目前O2O商业形态中,主流的入口方式包括二维码手机扫描,网络工具搜索,嫁接第三方电商平台植入,微信微博等平台,地图软件、定位导航引流,链接指定WIFI,蓝牙功能进行定位推送等,在这方面数字标牌最基础的网络化编辑管理、信息发布传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在O2O商业形态形成推广前期,企业对O2O入口的推广将是最首要的任务,而目前数字标牌行业在信息传播上结合功能性、信息化、趣味性的互动软件,将游戏、视频、图片文字等融为一体,能够实现更好的互动,更容易更有效率的吸引顾客,实现有效的引流作用。

   其次,在O2O的环闭中数字标牌设备将扛起线下查询、移动支付、会员粉丝引流等服务环节。据统计,2014 年我国自助服务设备年产量近500 万台,但零售行业只占据14%左右的市场份额,而随着O2O元年的开启,为降低人工成本,提升线下体验进行导购支付等自助设备这一市场将打破以往主要集中于金融、政府等市场的困境,实现稳定增长态势。而同时对自助服务设备种类多元化、功能多样化、机型专业化、操作智能化、流程可视化、服务集约化等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国内市场自助设备供不应求的状态将进一步拉大。

   另外一方面,在O2O模式下门店互联网化将成为线上线下企业开拓市场的共同途径,这一阶段数字标牌行业有关O2O的解决方案也早已问世,可以实现广告机、自动贩售机、POS机、导购机为一体,实现门店升级的同时助力门店虚拟展示、互动购物、融合支付、门店自提等,实现线上线下体验协同。
  最后,作为O2O商业形态最为核心的大数据收集,数字标牌在O2O概念还在悬空的时候就已经在研究如何通过数据分析并针对不同人群实现精准广告投放和购物引导,因此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数字标牌已经融入人脸识别、实时数据分析、感知计算等技术能够监测顾客年龄、性别以及在商品前停留时间等等数据,并且在日本、韩国、英国等都有实际应用,为商场精准化营销,大数据收集提供了便利。

设为首页网站建设欢迎投稿数字标牌杂志资讯中心本站动态关于数字标牌网网站RSS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热点:数字标牌数字告示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广告机户外广告机液晶广告机网络广告机互动广告机触摸屏
本站实名:数字标牌网 国际域名:www.DS-360.com 版权所有© 2009-2015 深圳中投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0755-26526633(十二线) 传真:0755-86024577 邮箱:ds-360@3v.cn
打开微信扫一扫,成为数字标牌网微信好友